產經解析-中國半導體紅色供應鏈興起

工商時報【聯博資深副總裁暨亞洲主權策略分析師葉時雙】 中國為全球電子消費產品的製造大國,近年來亦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晶片消費市場,光是2013年,中國就進口價值達2,322億美元的半導體晶片,成為佔進口貿易最大的商品,甚至超越原油進口的金額。 為了擺脫對外部的依賴,中國政府積極扶植當地半導體產業,由上到下打造一條龍式的電子產業鏈,並於2014年6月24日公佈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推進綱要」,成立首期總額為1,200億人民幣的半導體基金,全力扶持晶圓代工、晶片封裝測試,及晶片設計領域,並且對於晶片產業上中下游提出明確發展目標,初期設定2015年晶片銷售額要達到3,500億人民幣。 目前中國扶植晶片產業鏈中的主要廠商包含:晶圓代工廠的中芯國際,封測廠的江蘇新潮科技集團江蘇長電,以及晶片設計廠的展訊。 觀察近期中國半導體產業的變化,2013年清華紫光收購那斯達克上市的展訊使其私有化下市,之後隨即清華紫光又再次出手收購同樣為那斯達克上市的銳迪科,在同時擁有展訊與銳迪科後,中國在手機晶片領域已擁有具有指標性的公司,部份國際大廠看見了中國政府的企圖心後,開始加速與中國半導體企業的合作聯盟。 2014年Intel結盟Rockchip瑞芯微合攻平板市場,緊接著Intel又再入股清華紫光集團2成股權進而和展訊與銳迪科結盟。在同年度,中國發改委發動了極具象徵性意義的反壟斷調查,中國發改委控告高通專利壟斷,在判決過後,高通無異議賠款307億,並開始增加於中芯國際的晶片委外案。 在透過替高通製作晶片的過程中,中芯改善其最先進製程28奈米的良率,並於2014年7月4日宣告中芯國際成功為高通生產28奈米驍龍410晶片。在晶片設計與晶圓代工企業分別取得重大進展後,中國封測大廠江蘇長電於2014年12月30日提出收購新加坡封測廠新科金朋的收購說明,成功合併新科金朋的江蘇長電將成為全球封測產能第4大的企業。 台灣的半導體企業在感受到中國紅色半導體供應鏈快速茁壯下,也開始積極思考前往中國佈局,晶圓代工廠聯電日前公告將赴中國廈門成立首座台資12吋晶圓廠,聯發科與大陸工信部正式成立兩岸專家工作小組,群聯近期也公告將在1,800萬美元內於中國合肥投資設立合肥兆芯,顯見台灣半導體企業已不再只將中國視為產品銷售地,未來將在中國政府的號召下,逐漸前往中國各地吸引當地人才成立研發中心。 中國在LCD面板、LED照明、太陽能、手機製造等產業皆已逐漸展現國際競爭力,併購與產能擴充動作不斷,未來中國大力扶植中國自主半導體產業鏈已為既定政策,亦將為台灣半導體廠商帶來直接的影響,而對於提供中國半導體產業所需的設備維護服務、檢測服務與晶片設計相關故障分析、可靠度分析及訊號規格認證等內容的公司,將可望搭上中國紅色半導體供應鏈成長的大趨勢。 台灣產業中預期將受惠於中國半導體產業成長趨勢的廠商,將是提供半導體故障分析/材料分析/可靠度分析與設備耗材維護等相關領域的企業。包含兩岸半導體故障分析龍頭與可靠度分析領導廠商宜特、提供半導體設備服務的蔚華科、從事半導體材料分析業務的閎康,從業半導體設備清洗業務的世禾、提供訊號檢測與規格認證業務的耕興,以及提供中國半導體設備耗材的翔名。 (註:以上所提及之個股或公司,僅供作為說明或舉例之用途,並非推薦或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