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子的青春,異鄉人打造後山的醫療傳奇
你願意把60年的時光,無私奉獻在一個團體、一個島嶼、一群與你「語言不通」、「文化不同」的人身上?《12位異鄉人傳愛到台灣的故事》敘述著12個異國人,從年少就到台灣,他們一輩子把最精華的青春,都留在台灣的偏遠地區,為殘障者、智障者、結核病患、小兒麻痺兒童、失智老人、原住民、弱勢者服務,他們是一群比台灣人更愛台灣人的異鄉人……
12個無私奉獻在台灣這塊土地的異鄉人,他們都有一個與這塊土地結識的相同淵源,那就是隨著天主教靈醫會的腳步來到了台灣,而他們也是實踐天主教靈醫會「無私無我、犧牲奉獻的精神」的最佳典範。走入天主教靈醫會的發展歷史,這個傳愛的宗教團體,已經默默地為台灣這塊土地守護了60年了……
聖嘉民與靈醫會
天主教靈醫會是在1586年由聖嘉民.德.雷列斯 (St. Camillus De Lellis)所創立。
靈醫會以胸前和斗篷綴上紅色十字為會服,昭示他們以仁愛和犧牲為使命。聖願除了天主教固有的「神貧、貞潔、服從」外,還加上「仁愛」,期許會士們盡心竭力為病患和窮苦的人服務為使命,即使面臨生命危險,也不放棄,奉行聖經上耶穌所說:「你們為我兄弟中最小的一個所做的,你們就是為我做。」(瑪竇福音25章40節)
靈醫會創立400多年後,目前全球40餘國都有靈醫會的蹤跡,至少50家醫院以聖嘉民為名,這些靈醫會會士們不求聞達於世,至今仍謹守在世界各個最需要他們的角落,就醫療默默服務,守護病苦大眾。
靈醫會在台灣
1952年,靈醫會會士們從大陸來到台灣,見到遍地貧脊如洗,物質匱乏,便選定當時極為落後的蘭陽平原落腳。當時羅東鎮上除了幾家診所之外,並沒有大醫院,於是靈醫會在當年6月15日籌設聖母醫院,並設有十二張病床。取名聖母,意指會士們願像母親對待子女般疼愛與照顧病人。
這間「阿督仔醫院」一開張,標榜窮人「看病不要錢、領藥不收費」,甚至還會把奶粉和漂亮的洋裝送給窮人們,於是遠近貧苦人家,蜂擁而至。
草創時期的聖母醫院,非常克難,開刀房沒有通風設備,連止血鉗都沒幾支,更別提手術常用的無影燈。在夏天開刀時,在高瓦特燈下,醫護人員常熱得幾乎中暑,只好找冰塊墊在腳下消暑。小小醫院就靠十幾名會士與護士們日以繼夜地工作,除了看診、開刀與照顧住院病患之外,常得在半夜振筆疾書,到國外募款,幫醫院買藥品、設備與擴充病房。
由於醫術精湛,加上照護病患態度親切,很快地,聖母醫院就得到廣大民眾的信賴,除了蘭陽當地的病患之外,慕名從台北、花蓮、台東與屏東來的病患也不計其數,甚至連菲律賓、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的病患都來求診。由於求診者日益眾多,聖母醫院也從草創的十二張病床,在安惠民神父及達神父的經營與管理之下,逐步擴建到三百床。
羅東聖母醫院之所以能威名遠播,主要得力於堅強的醫療陣容,包括創院的內科的安惠民醫師、馬仁光醫師,外科的范鳳龍醫師,小兒科的呂道南醫師,護士巴瑞士、柏德琳、卡通靈,藥師梅崇德神父以及無數慈愛的會士與護士們,像苦行僧一般,日以繼夜地醫治與照顧病患。
特別是名聞遐邇的外科聖手范鳳龍大醫師,每天照顧來自全國超過兩百多位病患,38年當中總共開了八萬多台刀,足以列入金氏紀錄。
為了提升醫療技術與設備,以因應蘭陽鄉親日益增多的醫療需求,於1983年完成內科住院大樓,1989年完成外科(及門診)醫療大樓,1998年著手募款與籌建重症大樓,於2007年「范鳳龍紀念大樓」完工。並設立全宜蘭縣唯一的安寧照護病房,提供末期病患身心靈的全人照護。
除了羅東聖母醫院之外,1953年,由馬仁光醫師在澎湖馬公設立「瑪利診所」,於1957年擴建,成為「天主教靈醫會惠民醫院」,1990年擴建為現今五層醫療大樓。何義士修士於1958年首度到澎湖馬公惠民醫院服務,1983年開始在惠民醫院擔任院長,總共在此長期服務達25年之久。
靈醫會在宜蘭的支屬慈善機構
靈醫會對蘭陽鄉親的醫療照護相當多元,分別於1959年設立丸山分院(療養院),陸續收治肺結核病人,之後則為老人安養,先後由巴瑞士修士、卡通靈修士、柏德琳修士長期在此照護病人。之後,經募款籌建於2009年完成新大樓,新址位於三星鄉,更名為「聖嘉民長期照顧中心」。1970年代,呂若瑟神父等人就注意到澎湖許多殘障兒童無人照顧,且缺乏適當教育,而於1981年設立澎湖惠民啟智中心,展開殘障復健及教育工作。1987年呂若瑟神父於宜蘭縣冬山鄉創立聖嘉民啟智中心,開啟宜蘭的啟智教育及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之先河。之後,經募款籌建於2005年完成新大樓,新址與長期照顧中心比鄰而居。1977年則由謝樂廷神父創設惠民殘障服務中心,長期照護肢體殘障之病友。
靈醫會提供蘭陽鄉親的照護,也是身心靈全方位的,在羅東、冬山、三星和大同鄉每個村落都有設立牧靈的天主堂,除了提供宗教信仰、心靈撫慰之外,50多年來,不辭辛勞的山地巡迴醫療,同時守護原鄉民眾的身體健康,華德露神父是主要的代表性人物,也是大同鄉原住民心目中的「亞爸」,即「聖人」。
此外,靈醫會在提升蘭陽地區藝術與文化的水準方面,也扮演功不可沒的角色。1966年,由秘克琳神父創立蘭陽青年會,成立揚名海內外的蘭陽舞蹈團,培植國內眾多知名的舞蹈家,例如羅曼菲、許芳宜,且一手催生宜蘭國際童玩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