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父母血糖失控時

當父母血糖失控時

當父母有糖尿病時,最重要的就是時時關心症狀,做好血糖控制,避免併發症的發生。

林爸爸已年過60歲,前陣子因為不明原因疲倦,而且經常覺得口渴,雖然吃得多、喝得多,體重卻不斷減輕,身高180公分的他,瘦到只剩下65公斤。子女覺得不對勁,便要爸爸到醫院檢查,檢查報告出來後,確診是糖尿病,但因林爸爸並不覺得特別不舒服,便也沒把醫師的話聽進去,降血糖的藥常常有一餐沒一餐的吃,又特別愛吃甜食,這樣的生活習慣,讓子女們好是擔心....。

直到某天,林爸爸的腳被蚊蟲叮了,因傷口極癢無比,就常用手抓癢,沒想到傷口卻愈來愈大,還出現皮膚潰爛,慢慢的潰爛處愈來愈多,最深處可見骨頭,畫面實在怵目驚心,最後演變成截肢收場,林爸爸這才悔不當初。振興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李文齡表示,糖尿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併發症,很多病患因為沒有足夠重視,才致使糖尿病足、失明等悲劇發生,其實,只要學著跟糖尿病相處,每天做好血糖、血壓、體重、運動及飲食的管理,糖尿病可以跟你和平共處一輩子。

只是,當發現自己的父母罹患糖尿病時,身為子女的你,該怎麼幫助爸爸媽媽與糖尿病共處呢?

這些狀況很危險 要幫父母留意

正常人進食後,食物在消化道被分解後,產生葡萄糖,經由血液運送至全身,其中,會刺激胰臟分泌胰島素,幫助葡萄糖進入身體各個組織細胞,轉變成能量,如果患者體內的胰島素分泌不足或作用不良,對葡萄糖的利用能力減低,就會造成血液中的血糖過高,當血糖升高到某一程度,超過腎臟能回收的極限時,葡萄糖便會從尿中「漏」出,所以稱之為糖尿病。醫學上診斷糖尿病的典型症狀,如:口渴、頻尿、多吃、體重下降等,且空腹血糖(飯前)超過126mg/?dL,或口服75g葡萄糖耐性測驗,2小時後血糖>200 mg/?dL等。

李文齡提醒,治療糖尿病的目的是控制血糖,而控制血糖的目的是防止併發症產生,因為糖尿病會傷害人的心臟血管、眼睛、腎臟及神經等,而且是不動聲色的進行,因此容易忽略這些併發症的存在,當感到不適時,傷害已經造成,所以,只要發現糖尿病患者出現血糖過低或過高的急性併發症,如:低血糖(Hypoglycemia)、酮酸中毒(DKA)及高血糖高滲透壓非酮性昏迷(HHS),則要特別注意,這是立即對生命有威脅的併發症。此外,若發現患者傷口復原不易、視力模糊、腎臟不佳、神經病變等,也要小心,以免釀成更嚴重的後果。

1.低血糖症

特別是久病者及長期低血糖者,由於對低血糖的反應機能受損,當血糖低到某一程度,嚴重者可能喪失意識,甚至昏迷,主要發生原因是:(1)過高劑量的口服降血糖藥或注射過量的胰島素;(2)吃得太少或延遲吃飯;(3)運動過量、喝酒過量或合併其它病因,一旦發現病患出現震顫、頭暈、皮膚蒼白、心跳加速、頭痛、流汗、發冷、抽搐等,應立即讓病患食用高糖的點心或飲料(方糖、汽水等),一般情況可在15分鐘內改善,若15分鐘後血糖仍低或症狀未減輕,應送醫院緊急處理。

李文齡提醒,糖尿病患除了隨身攜帶糖片和備有緊急升糖素隨身包外,最好盡可能佩帶糖尿病識別卡。糖尿病患之親朋好友,也都應知道低血糖的症狀,及在緊急情況下如何協助糖尿病患,才能避免對生命造成威脅。

2.酮酸中毒(DKA)

糖尿病的病人死於糖尿病引起的酮酸中毒,最常發生在忘記注射胰島素、感染與酒精濫用者最多。糖尿病引起的酮酸中毒起因於病患胰島素分泌下降,這時若病患沒有注射胰島素時,人體分解脂肪之酵素活性便增加,造成脂肪酸大量釋出,經代謝而產生酮體,若體內酮體過多就產生了酮酸中毒,病人會出現極度口渴、脫水、噁心、嘔吐、腹痛、呼吸急促及出現水果氣味,若不立即治療會導致昏迷及死亡,因此必須馬上送醫處理。

3.高血糖高滲透壓非酮性昏迷(HHS)

高血糖高滲透壓非酮性昏迷好發族群,多半以老人居多,主要原因是停止口服降血糖藥或胰島素注射,導致血糖過高,進而身體嚴重脫水、意識逐漸變差,嚴重時會昏迷及休克,但主要死因是因為其他併發症,如:感染、中風或心臟衰竭而導致死亡。

若發現患者嗜睡、出現幻覺、意識不清,伴隨癲癇或抽搐等,應立即送醫。

4.傷口復原不易

糖尿病患者的傷口復原不易,尤其是腿部和足部的傷口,主因是糖尿病患者的週邊血管變得狹窄,供應足部的血液減少,再加上高血糖引起神經病變,讓患者感覺神經變得遲鈍,降低患者對腿部和足部的感受力,如果再加上穿著不合適的鞋子走路,可能造成損傷而不自知。若沒有發現,傷口會感染,再加上血液循環不良,傷口便不易癒合了,甚至引起蜂窩性組織炎,若沒有及時治療,恐將面臨截肢的危險。

李文齡提醒,若本身患有糖尿病的人,應穿著合適舒服的鞋子,每天檢查足部是否有傷口,並使用潤膚乳液,避免足部過於乾燥而龜裂。最重要的是,一旦發現足部有傷口,不管疼痛與否,都應馬上找醫師就診,幫助傷口癒合,並防止新的傷口產生。

5.視力模糊

糖尿病可多方面影響眼睛,但一般是暫時性影響,而且血糖若控制良好即可改善。然而,長期的糖尿病可導致眼睛病變,威脅視力,其中,視力模糊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視力併發症,原因是血糖濃度變化會影響眼睛水晶體內液體的平衡,一旦水晶體吸收過多的水分便會腫脹,其聚焦功能便會改變,視力因此模糊。

此外,視網膜病變也是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因為糖尿病會損害眼球視網膜的小血管,這些血管會腫脹流出體液,以致視網膜缺氧,甚至新生血管會從眼底長出,而這些血管很容易出血在眼球玻璃體內,導致玻璃體內的透明膠體不透光而失明。李文齡說,若發現視力模糊持續一天以上,或者一眼突然失去知覺、視野中有黑點、線條或閃光、眼睛出血等,應立即請眼科醫師檢查。此外,每年應固定請眼科醫師檢查,避免糖尿病所引起的眼睛失明問題。

6.腎臟功能不佳

糖尿病患比其他人更容易得到腎臟疾病,因為高血糖會破壞腎臟的腎絲球體,一旦遭到破壞,腎臟便無法順利進行過濾工作,使得蛋白質流到尿液中,最終導致腎臟無法正常工作。此外,泌尿道感染也是引起腎臟問題的原因,因為糖尿病會損害神經,如果影響控制膀胱的神經,導致膀胱的尿難以完全排空,而引起細菌感染,若不及時治療,可能會感染腎臟,導致疼痛、發燒及腎臟損壞。

所以,一旦發現排尿時感到疼痛或灼熱、尿液帶血、發燒或顫抖、下腹部或背疼痛等,就可能是腎臟發生急性感染,應及時就診。

7.神經病變

糖尿病神經病變會使神經變得遲鈍,有時也會引起手、手臂、腳、腿的疼痛、無力或痠麻,這是一種多發性的神經病變,影響週邊神經系統,所以病患會有肢體麻痺、感覺減退或感覺異常的症狀,有些病患皮膚完好無損,但仍感覺皮膚某處異常劇痛,如糖尿病病患出現這些症狀,就是神經病變所引起的。

時刻提醒父母做的事

隨著患者感覺異常,對外界冷、熱、痛及損傷性的感覺功能也會下降,所以病患對外傷引起的疼痛、對高溫引起的燙傷會變得不敏感。此外,神經病變會引起糖尿病的傷口癒合能力變差。所以,糖尿病患者一旦發現手腳痠麻、感覺異常的情況,一定要告訴醫師,以防止併發症發生之可能,若不加以治療,恐面臨截肢,或可能危及生命。

李文齡說,糖尿病患者每天最重要的功課就是控制血壓、血糖、體重、飲食及運動,一般會希望糖尿病患自己做好自主管理,但若家中長者行動不便、視力模糊等無法做好自主管理時,陪伴者應注意下列幾項功課:

1 定期量血壓:

糖尿病患罹患高血壓是一般人的兩倍,因為高血壓會形成全身血管管壁壓力升高,造成腎臟無法有效過濾身體的廢物,將影響腎臟功能,進而導致慢性腎臟病的發生與病情惡化,所以,陪伴者應養成定期替患者量血壓習慣,做好慢性病疾病保健,降低腎臟病的發生或病情的惡化。

2 定期量血糖:

就跟高血壓患者必須天天量血壓一樣,量血糖是糖尿病患控制血糖、監測健康狀況的第一道防線,唯有了解血糖值變化,才能作為飲食調整及醫師用藥的根據,更重要的是要嚴防血糖過低或過高造成的身體危害。

3 控制體重:

糖尿病患者的體重控制得宜,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情。18?64歲之間的成年人中,身體質量指數(BMI)達到25或者以上的人屬於超重,應該減肥,而腰圍也非常重要,一般來說,健康的男性腰圍應小於90公分,女性應小於80公分。

4 注意飲食:

糖尿病患的飲食要定時定量,秉持少鹽、少油的原則,尤其是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因為碳水化合物會轉化為葡萄糖,會導致患者血糖升高,所以,應視每位患者的血糖狀況,限制不同的攝取量。李文齡建議,陪伴者可與衛教師討論患者每日的飲食建議,方可有效控制糖尿病情,使身體更健康。

5 適度運動:

多數糖尿病患的死亡都與心血管疾病相關,規律的運動和強健的體能,可降低糖尿病的併發症,所以,建議陪伴者應陪伴糖尿病患每日用餐後半小時,慢走30分鐘,有助血糖的控制及降低併發症的產生。

市面上血糖機種類琳瑯滿目,該如何選擇適合的機種呢?李文齡建議,因為血糖機種實在太多,所以民眾在選擇時,盡量挑選有做品管控制的廠牌,如有衛生署醫療器材的許可證,或美國FDA、歐盟CE、ISO9001等驗證,才能確保血糖機的品質是有保障的。此外,要選儀器準度高的血糖機,若懷疑機種準度不高,可定期至醫院校正,確保血糖機的準度沒誤差。

洗腎的病患要特別注意,因為如腹膜透析液會干擾一般血糖機的準度,曾有腹膜透析患者因使用含有澱粉類多醣的透析液,影響了以葡萄糖去氫?為酵素之試紙判讀血糖值,導致患者出現假性高血糖,所以洗腎的病患要特別注意使用何種腹膜透析液,配合不會干擾血糖判讀的血糖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