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復健-用電腦太過度 筋麻肌痛坐立難安

中國時報【邱俐穎╱台北報導】 「醫師,我的手腕、大拇指好痛,打字、用滑鼠,甚至擰毛巾就痛,除了手腕,連手肘、肩膀也痠痛。」醫師表示,長時間使用電腦引發的「症頭」真不少,固定某個姿勢太久,肌膜疼痛症候群、肌腱炎、腕隧道症候群…都可能找上門。 26歲的張小姐,工作需長時間打字,每天6至8小時都在用電腦,前陣子右大拇指關節忽然紅腫、疼痛,影響打字、握筆、吃飯,連擰毛巾都疼痛不已,後來連手肘和肩頸都淪陷,整天持續痠麻、無力,只好趕緊向復健科報到。 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韓德生表示,電腦使用時間過長,維持固定姿勢太久,肌肉痠痛就跟著來,像肩頸可能會出現肌膜疼痛症候群,造成肌肉緊繃,甚至坐立難安。 腕隧道症候群也是常見毛病,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指出,手腕正中央有一條正中神經,一旦手腕長時間壓迫、軟組織發炎、腫脹,壓迫到神經,就會引起手臂痠麻、疼痛。 肌腱會發炎,主要是工作量超過肌腱負擔,韓德生說,很多病人即使復健後好轉,但工作型態未改善、姿勢未調整,疼痛反覆發作,往往成為門診常客。 他提醒,平時坐姿要抬頭挺胸,維持手臂自然下垂、上下手臂呈90度,另大、小腿也要維持90度,平時還要多運動強化肌力,提升肌腱耐受性。 簡文仁則提出「頭有枕、肘有撐、背有靠、腳有踏」,挑選頭可枕靠的座椅、手肘和前臂平方桌面、用靠墊、椅背支撐腰部,維持上半身挺直、雙腳能踏在地面、避免懸空,每30分就要起身活動筋骨,避免痠痛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