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面對精障者 我們與惡的距離

近年來發生多起社會攻擊及傷人案件,許多社會輿論導向凶嫌疑似有精神疾病,使得民眾對病友們有更深的疑慮及恐懼,包括熱播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引發許多民眾對思覺失調症的探討與多方面的迴響。 據統計,台灣每年有超過上萬件精障者緊急事件通報,也衍生出「強制就醫」的人權爭議,但每當駭人的社會事件發生時,社會氛圍又對精障者不利,甚而影響到精障者就醫治療的意願,也成為社區中不定時炸彈。 真正可怕的是精障患者該如何面對社會態度,雖說台灣精神醫療日趨進步,但偏重於患者住院治療,不乏有些家屬將患者帶至醫院後,便如捨去照顧責任,讓病友於慢性病房一待就是十多年,投注於社區復健相較為少,在病人病情穩定後,又該何去何從?在缺乏社會互動、工作機會的同時,不僅會感到自卑、無法走出心中桎梏,更遑論協助就業。 精神疾病防治的一大關鍵即是去污名化,讓病人和家屬有勇氣向外求援,醫療和社會資源也才有機會介入,一旦輿論導向凶嫌疑似有精神疾病,將使大眾對病友有更深的疑慮及恐懼,病友及家屬也將感到不安惶恐,甚至不敢讓他人知道自己罹病且不願就診,此實非我們所樂見。 期盼社會大眾能了解,精神疾病患者極大多數都是友善的,且正努力和疾病對抗,民眾應給予同理心;此外,應讓病友們透過完善的教育訓練、職場環境及就業輔導與支持,來達到正常工作所需,讓社會、政府及家庭輔以長期的陪伴與支持系統,幫助病友們重新回到日常生活,對協助個案重新回歸家庭和社區而言,無疑是一大助力,也相信能減少更多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