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藝薪傳、家傳三代

竹藝薪傳、家傳三代

老傳藝新創意∼蘭陽築夢家系列報導:竹藝薪傳、家傳三代(賴沁沁報導)

佇立宜蘭橋頭半世紀的「永興竹行」,是宜蘭市第一家竹行,從事竹材集散、製作竹器具已經傳承三代。「永興竹行」是由現年八十一歲的簡阿興創立,五十一歲的簡添盛是光興竹行的第二代匠師,而簡添盛的大兒子二十五歲簡學儒也繼承衣缽,傳承竹藝...

簡阿興的妻子林月裡說,民國六十年舉家從台北縣瑞芳搬遷到宜蘭開竹行,當時人生地不熟很辛苦,慢慢打下基礎,傳到第二代就比較輕鬆,現在又有了第三代,希望能世世代代一直傳下去:「剛開始比較辛苦,我先生幫兒子打好基礎,現在又傳給第三代孫子,做這麼久了,當然希望子孫能傳下去」。

簡阿興幾年前罹患癌症,近年來身體狀況不好,已完全交由兒子簡添盛接手,簡添盛國中開始十幾歲就跟著父親學做竹編及竹器製作等技藝,從小耳濡目染很快就上手:「16、17歲開始跟著父親學竹編,裝各種器具的不同竹簍,從小看耳濡目染自然就會」。

早年農村社會,民眾日常生活器具主要使用木材和竹子為材料,其中竹子由於廉價用得相當廣泛,畚箕、魚簍、竹搖籃、竹謝籃、竹筷、竹床、竹椅、竹蒸籠等都是使用竹子編製而成,也因而發展出竹子工藝的技藝。不過隨著時代的轉變,生活器具材料多元化,塑膠製品甚至金屬器具漸漸取代了竹製品,加上近年來國內大量進口低價的竹器材及竹編製品,簡添盛說國內的竹藝市場式微,竹行生存面臨威脅:「早年做竹編,但在80年後就慢慢被塑膠、紙箱給替代了,現在竹編很少,一年做不到幾個,現在轉型做竹椅、竹搖籃等竹器具」。

早年竹編是家中主要經濟來源,因逐漸沒有市場,簡添盛改專研各種竹器製作,宜蘭縣許多餐廳的竹器餐具、海邊大型防風圍堤,還有公家單位節慶活動裝置和竹屋都是出自簡添盛之手,簡添盛的好手藝,經常有竹製工藝愛好者和建築系師生前來拜師,簡添盛都不藏私地分享及教導竹籃、竹器具等手工技藝,但他說如果沒有市場,將來傳統技藝可能會失傳:「有人有興趣學我會教,但學竹編不是幾個月就能學成,只能給一些概念,不管任何技藝要傳承最重要的還是要有市場,才能照顧到生計」。

「以前沒興趣,阿公以前就希望我回來和阿爸一起做竹子,現在就是聽阿公的話,跟著父親一起做」簡添盛的大兒子簡學儒,原本對竹子工藝沒有興趣,因前往醫院照顧罹癌臥病在床的爺爺簡阿興,阿公希望他能繼續傳承竹藝,他在退伍後,兩年前投入家族竹行的經營。不過,由於竹編沒有市場,身為第三代的他已經不學竹編,除了傳承父親的技藝外,並加以融合自創出不同的竹藝工法:「我從小看到大,看看父親做的竹器具再自己不斷研發試做,和爸爸做的工法會不太一樣」。

「光興竹行」傳承竹藝半世紀,家傳三代,在時代的洪流下,簡添盛說傳統竹製工藝是否能繼續走下去,還是取決於市場,不過他認為竹子有韌性、可靈活運用的特性,是金屬和塑膠等無可取代之處,加上木頭長成要好幾十年,竹子種三年就可以使用,竹子可說是最佳的綠能環保材料,竹藝發展還是大有可為:「推動綠能多用竹子,因為樹木要幾十年才能用,竹子只要三年韌度就夠可以使用,多用竹子替代木頭,就可以不用去砍樹木」!

(攝影:賴沁沁)

以上『老傳藝新創意∼蘭陽築夢家系列專題』,由「中廣新聞網」與「礁溪老爺」合作企劃製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