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閔:低通膨恐影響失業率

旺報【記者陳筑君╱台北報導】 國民黨中常會12日邀請國發會主委管中閔,就「台灣經濟的國際比較與未來對策」專題報告。管中閔表示,從實質購買力來看,台灣人均GDP超過日本、南韓,平均成長率在亞洲名列前茅,且台灣通膨率很低,惟太低通膨率是雙面刃,恐對失業率有負面影響。 兼任國民黨主席的馬總統在聽取報告後表示,國家一定會遭遇挑戰,但只要方向正確、一步步改善,就可以追上貿易夥伴;他強調,台灣的條件並不差,不要妄自尊大、也不必妄自菲薄,只要努力去做,環境與條件都會因此改善。 失業率已逐步降低 管中閔在報告時指出,台灣的經濟成長在2000年後明顯趨緩,但通膨率與亞洲主要國家相比很低,以2013年為例,台灣為0.79%,僅高於日本的0.33%,香港跟大陸則是高達4.33%和2.62%;不過,台灣失業率相對較高,惟2009年後已逐步降低。對此,管中閔提醒,太低的通膨率是「雙面刃」,有利實質購買力,對失業率卻常有負面影響。 在國際評比方面,管中閔提出數據,不論是世界經濟論壇(WEF)或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評比,台灣總排名都屬於國際領先群;尤其在世界銀行的經商便利度評比上,台灣過去6年進步極大,從2007年的50名上升至16名。 改革法治與國際接軌 至於台灣當前面臨的困難,包括法規制度未能接軌國際,在國際經貿網絡中被邊緣化;整個經濟結構僵化,無法因應趨勢變化及掌握領先優勢。 為此,他說,目前政府政策方向,希望法制革新與國際接軌,鬆綁法規,推出經濟移民制度,與各國積極洽簽投資協定、自由貿易協定(FTA),特別是推動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