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阿茲海默症與飲食殺手

糖尿病、阿茲海默症與飲食殺手

■倪世傑 洗腎中心在台灣幾乎遍布每個鄉鎮,不難發現腎臟疾病在台灣的普及程度。美國腎臟登錄系統(USRDS)2007年報顯示,台灣在2001到2005年間是洗腎發生率的冠軍。經過數年後,狀況容有些許改善,USRDS出版的2011年報顯示,台灣洗腎發生率已從排名第1位降為第4位;其中第1位是墨西哥的兩個城市,美國居第三名。即便排名下降,但台灣在世界中仍舊屬於甚並發生率的「前段班」。 根據中央健保局2008年的資料顯示,每年支出在洗腎門診的健保費高達338億,糖尿病為153億,合計約為當年健保支出的12%,腎臟病在台灣是另一個「健保錢坑」,不只侵蝕著國家的財政,也對洗腎病患及其家庭帶來永無止境的不便與哀傷。 糖尿病的成因 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生與胰島素分泌直接相關。科學家已經知道的是胰島素具有調節血糖的功用,當血液中血糖濃度上升,胰臟就會開始分泌胰島素,胰島素主要是促進肝臟、肌肉及脂肪組織對血糖的吸收及利用,以降低血糖濃度。當胰島素分泌量或作用不足時,會使血糖無法被身體有效利用及儲存,過多的血糖,經由腎臟過濾到尿液當中,造成糖尿病。這也是我們所說終身無法有效治癒的「第二型糖尿病」,但這通常是可以避免的,但是近來出現的患者有大量上升的趨勢,主要由於目前社會肥胖症患者增加迅速。 9月初出刊的英國《新科學家》雜誌(New Scientist)對胰島素的作用有了更新的看法,(註1)胰島素同時還扮演著神經傳送素(neurotransmitters)的角色,傳送將像是與記憶與學習相關的乙醯膽素(acetylcholine),不僅於此,胰島素攸關血管的生長,而血管負責將氧氣與葡萄醣輸送到大腦的重要器官,因此,一旦胰島素降低分泌水平,將直接傷害大腦的認知能力,最終形成阿茲海默症。 這已經在動物實驗中完成了實驗。美國布朗大學醫學院副教授蒙闐博士(Suzanne de la Monte)停止對實驗用鼠的腦部輸送胰島素,最後實驗鼠都罹患了阿茲海默症,現在,阿茲海默症已被醫學界稱之為第三型糖尿病。一個新的因果關係鏈因而形成:高血糖→第二型糖尿病→阿茲海默症。 阿茲海默症的糖尿病來源 阿爾茲海默症可說是最為狠毒的詛咒,讓你在失智狀態下,活著。從罹患該症到撒手離開人世平均為7年,需要醫療與照護資源的投入,因此也被稱為最昂貴的疾病。2003年全球花費在治療阿爾茲海默氏病的金錢就達1,560億美元。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估計,到2050年全世界將有1億1,500萬人罹患阿爾茲海默症,而在糖尿病盛行的美國,當前人口中有35.7%是該症的高危險群。根據台北榮總神經內科醫師傅中玲的研究,(註2)台灣社區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失智症(Dementia)於老年人盛行率是1.7%到4.4%,內政部的調查估計,台灣總失智人口超過17萬人。(註3) 阿茲海默症屬於失智症的一種,但失智症往往屬於綜合性症狀,最常見的則是阿茲海默症與血管性失智症並存的混合型,因此,預防阿茲海默症,就能夠控制失智症的規模,因為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的推估(註4),台灣失智症人數到125年將高達40萬人。(見下圖) 民國98年與100年台灣失智人口推估比較 資料來源/台灣失智症協會, 認識失智症 必須進行重大調整的飲食習慣 在台灣,糖尿病罹患率年齡持續下降的趨勢早已不是新聞。國小兒童過重或肥胖的比例早已超過30%,主要造成的原因還是飲食西化及生活型態的改變,大量攝食高熱量、高糖份與高膽固醇、低纖維的食物,以及端坐在各種螢幕前的四體不勤、缺乏運動等生活方式,都是肥胖、糖尿病甚至阿茲海默症的溫床,在美國,80%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具有肥胖或是過重的問題,如果蒙闐博士的推論正確,習於美式飲食習慣的青少年,未來都有相當高的機率成為阿茲海默症的候選患者。 紐約市衛生委員會已於9月13日全票通過全面限制紐約市區內商家販售16盎司以上的大杯含糖飲料,提案人彭博市長同時積極與食品製造商談判,希望他們降低食品含鹽量,目標是在2021年前,將食品含鹽量減少50%,以減少紐約市民罹患心臟病、高血壓的機會。 確實,在現代生活中我們確實一時之間難以擺脫工業食品,因此如何透過公權力,限制工業食品中的糖份、玉米糖漿、反式脂肪、鹽的含量,同時,禁止含糖飲料在包括大學內的校園內販賣,這項邏輯與董氏基金會所謂的「反菸害」精神是一致的,既然肥胖與糖尿病甚至阿茲海默症之間的關聯性逐漸增加,禁售過甜食物與食品已是勢在必行,挽救台灣國民健康與健保的財政,不能等。 (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候選人) ˙註1:Trivedi, Bejal (2012) "Eat your Way to Dementia." New Scientist, 1st Sep 2012, No. 2880, pp.33-37. ˙註2:傅中玲,台灣失智症現況,台灣老年醫學暨老年學雜誌,第三卷第三期,2008, 頁169-181。 ˙註3:內政部統計資訊服務網。http://www.moi.gov.tw/stat/national.aspx ˙註4:台灣失智症協會,認識失智症。http://www.tada2002.org.tw/tada_know_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