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文學雙月刊《短篇小說》問世

中國時報【林欣誼╱台北報導】 今年六月,一本標榜「純到不行」的文學雙月刊《短篇小說》即將上市,只刊登短篇小說,散文、詩、專欄、報導、長篇連載等一概摒除,由詹偉雄發行、傅月庵主編。這是台灣首見純以小說發表為主的雜誌,主題鮮明強烈,廣受矚目。 「喧囂的時代裡,我們做單純的事,讀簡單的刊物,一如喝純度百分之百的伏特加。」主編傅月庵為這本雜誌下了迷人的註解。 他說,《短篇小說》每期刊登十位華文作家的最新短篇創作,每篇一萬字以內,以台灣為主,擴及中、港、馬華等大華文圈,除了邀稿也開放投稿,但創刊號作家陣容暫先保密。 傅月庵現任茉莉二手書店執行總監、曾任遠流出版社總編輯,對小說書籍涉獵廣,編輯經驗豐富。他認為《短篇小說》的構想在這多元時代是「逆勢操作」,很多作家得知的反應都很高興,「如今副刊萎縮、文學雜誌也優先邀稿大咖作家,我們希望給華文創作者提供發表平台。」 他邀稿以五年級以下青壯年作家為主,也會抓回一些寫得好卻不再寫短篇小說的「逃兵」。每期不設主題,挑選標準全憑他個人品味,從純文學到推理都可接受。但他在雜誌上不給意見、不評論,「會在臉書上開放討論。」 發想雜誌概念的詹偉雄,現任學學文創副董事長、《數位時代》雜誌總主筆。他表示,除了自己喜愛文學之外,也感到台灣社會有強大閱讀小說的需求,卻沒有供應讀者的媒介,《短篇小說》鎖定華文創作,不是自信水準比翻譯小說高,「而是我們的小說家了解我們所處的時空,更能反映我們的內心風景。」 他從社會心理的角度分析,每個人都渴求從小說中獲得敘事的經驗,「日子過久了,我們會感到自己敘事的匱乏,並非生活經驗不夠,而是不知如何把情節組合起來,找到更深的意義。所以,閱讀小說成為一個人進入自我敘事重要的經驗與學習過程。」 《短篇小說》定價二○○元,發行量暫訂三千至五千本,未來希望開放App下載,下載金回饋給作者。除了內容純粹,版面也力求簡單俐落,由設計師王志弘擔任美術設計,內頁僅白紙黑字、不會有任何一張圖,「讓讀者沉靜下來,盡情享受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