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雲端科技 欣賞畫作也了解意涵

有一場「台灣五○現代畫展」,展出民國五十年至今、不同世代的台灣藝術家作品,涵蓋了台灣現代繪畫過程的重要風格,這次畫展還特別結合雲端科技,一起來看看。 台灣人對戰後,民國五十年的印象,除了加工區和農業發展,其實不可忽略的文化藝術也逐步累積。這場「台灣五○現代畫展」,展出的就是台灣從民國五十年來不同世代藝術家的作品,涵蓋了台灣現代繪畫過程的重要風格。 ==藝廊主任 殷正寰== 藉由這個機會 呈現台灣在藝壇上面 蓬勃發展的一些面向 旅法藝術家趙無極的水墨版畫,融合中西風格;頗受歐美畫壇肯定的姚慶章,畫作色彩對比鮮明;而何肇衢的畫裡呈現台灣淡水、九份的多樣面貌。還有朱為白以刀代筆,突破繪畫平面的限制,在粗布和麻布上一刀刀劃出對生命的感受;廖修平也以不同媒材創作出富有中國年味,乃至喪葬文化的版畫作品。到場欣賞這些畫作,用手機或現場感應導覽機,就可了解作者背景和創作意涵。 ==藝廊主任 殷正寰== 只要在我們的作品卡上面 稍微碰到它一下 它就自動把那些資料 就傳送到你的手機當中 手持感應導覽機走到每一幅畫前,螢幕立即秀出作者和作品文字介紹,或者使用個人手機QR code和NFC近距離無線通訊技術,也能立即取得畫作資訊,五十年前的創作透過五十年後的新科技,走向「雲端」,讓民眾能更貼近。 記者 王琪如 陳信隆 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