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開大門 積極向外招商

(中央社記者呂欣憓新加坡16日專電)緬甸近來全力打造改革新氣象,多名緬甸官員到新加坡參加第6屆「緬甸經濟會議」,向新加坡廠商說明緬甸的投資現況和法規制度,尋求製造業、電信業、運輸業的合作機會。

前來新加坡爭取外資的緬甸國家計劃和經濟發展部處長丁克溫(Tin Ko Win)表示,根據緬甸的外國投資法,外國企業可以獨立在緬甸投資,也可以和緬甸當地合作。

緬甸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5月底,已經有215項外國投資計畫被批准,外國投資總額達到308億美元,共有22個國家投資緬甸各個領域。

丁克溫指出,中國大陸、泰國、香港、南韓、英國和新加坡是在緬甸投資的前幾大投資者,若以領域來看,外國投資的最主要項目是石油和天然氣,緊跟在後的是旅館觀光業、電力事業以及漁業等。

儘管根據緬甸國營企業法,12個領域包括郵政電信服務、石油和天然氣開採、礦業開採、養殖漁業、空中和鐵路運輸服務、廣播電視服務、電力服務、國防製造業等必須由國營企業經營,但是外國企業可以透過和緬甸政府合作,投資這12個領域。

丁克溫強調,緬甸的聯合政府正在努力改革,在各部門落實民主。

在緬甸從事人力顧問工作已經17年的新加坡人陳建成說,緬甸剛對外敞開大門,很多產業他們本身也不懂,現在搶進緬甸市場,緬甸人會聽外商的意見,等基礎建設都蓋好再進去就已經太晚。

至於是否會擔憂緬甸政治局勢不穩定,陳建成說,現在緬甸政府上下都支持開放政策,國會幾乎每周都在修改和外國投資有關的法律,因此他並不認為政治情況會是個疑慮。

陳建成又說,過去許多台商在緬甸設有成衣廠,後來因為國際制裁緬甸,所以這些成衣廠紛紛關廠,他建議,過去有經驗的廠商現在應該趕快再進入緬甸市場,才能搶得最佳先機。101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