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資源回收 紐約作先鋒

(中央社記者江今葉紐約特稿)有「健康市長」之稱、甫於1月1日卸下市長職務的前紐約市長彭博,因看不慣居民的浪費,過去任內12年期間花費大量精力在資源回收政策上,制訂更嚴格的資源回收政策。

記者剛從台北派到洛杉磯工作,第一次拎著分類好的垃圾到公寓的垃圾收集場時,怎麼也找不到除了大型垃圾桶以外的資源回收區,只好拎著垃圾到公寓管理員辦公室探詢。

管理員仔細研究分類垃圾後,拿出牛奶瓶、寶特瓶與報紙,其他的全數丟進一般垃圾,然後說「寶特瓶可以拿到超市外的資源回收區回收,換回押瓶費」。

對他們來說,生活中會回收的,除了寶特瓶、紙袋、玻璃與家電之外,大概只有聖誕樹是他們會認真回收的資源,其餘的全數塞進垃圾桶裡。

也因為這樣,儘管紐約實施資源回收已經超過20年,但由於居民對資源回收的概念不清,紐約每年產出的垃圾仍高達1200萬噸,資源回收率不到一半。紐約市每年光是運送垃圾到新澤西州處理,以及將可回收資源從垃圾中挑出,就得花費上億美元,費用驚人。

彭博上任之初,即開始規劃資源回收政策,並推動「資源全數回收計畫」。透過廣告,看到可回收的物品變身成鐵罐、雜誌,強調資源再利用的可能性。

紐約市政府希望透過這些刊登在公車、地鐵、報章媒體上的廣告,讓居民能願意多花費點心力,做好家裡的垃圾分類,也希望能在2017年將資源垃圾回收量翻兩番,為紐約市省下驚人的垃圾處理費,也為地球盡份心力。

為了讓垃圾車能清楚不同類別的垃圾,紐約的垃圾袋分為黑色、藍色與透明白色3種。黑色的裝一般垃圾,藍色與透明白色垃圾袋則是裝資源回收垃圾。

但因為沒有固定的收垃圾時間,也沒有台灣已經相當習慣的垃圾不落地政策,在紐約街頭常會看到堆在人行道上一堆堆垃圾小山的凌亂畫面。

這幾年電腦、手機的使用量暴增,據估計,美國人每人每年丟棄的電子產品超過7公斤。大量的電子垃圾,因為含有有毒金屬成分,不能按照一般垃圾處理,如何處理讓各國政府大傷腦筋。

紐約州前幾年也為此通過電子垃圾處理辦法,州政府在各地設置大型電子垃圾回收點外,也強制大型電子產品製造商與銷售商必須設置垃圾回收系統,方便消費者處理報廢的電子垃圾。從2015年4月起,隨意丟棄電子垃圾,還將被視為非法行為開罰。

廚餘則是資源回收的另一個焦點項目,不只因為總量驚人,也因為在處理上相對困難,容易飄散異味。但每年高達120萬噸的廚餘垃圾,讓彭博決定展開廚餘回收計畫。

紐約市在2013年夏天正式展開廚餘堆肥垃圾回收計畫,初步有15萬個家庭、100棟大樓與600所學校加入這項計畫。也讓紐約成為美國東岸第一個執行廚餘回收的城市。

根據這項計畫,從2014年6月開始,參與的居民會將過期的麵包、食材、吃剩的骨頭等廚餘,放置在1個回收的容器中,再透過垃圾回收系統統一回收。紐約市希望能在2016年時,全面實施廚餘強制回收。

紐約市政府也將租用一個堆肥場,透過堆肥方式,將收集來的廚餘轉換成沼氣發電,不僅能為紐約省下一筆處理垃圾的費用,還能創造收入。(詳細報導內容請見「全球中央」雜誌2014年2月號)10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