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追不上骨頭 轉骨期注意生長痛

20%兒童在發育過程有生長痛的困擾,且女性比例高於男性。

「高人一等」是多數家長對子女的深切期盼,發現孩子身材比同年齡層來得矮小,就四處打聽轉骨秘方,但約20%兒童在成長過程會發生「生長痛」。中醫師提醒,一般的生長痛無需治療就會自動消失,但若生長痛波及關節部位,可能有其他潛藏的嚴重性疾病,應及早就醫檢查。


什麼是生長痛?
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張順昌表示,生長痛是一種「兒童良性肢體疼痛」,事實上與成長沒有直接關係,好發於幼稚園時期(3-5歲)及小學時期(8-12歲),約20%兒童有過此症狀,且女生多於男生。
生長痛發生的原因不明,一般認為可能是因為骨骼成長與肌肉、肌腱生長不協調所致,骨頭長太快、肌肉較慢,以致彼此牽拉而造成疼痛或不適,也有研究認為可能與疲勞、過度活動或姿勢不良、小孩的情緒等因素相關。
疼痛發生的時間常在傍晚放學之後,或者在半夜。大部分的疼痛部位是在大腿前面、小腿後面、膝膕等位置,有時也會發生在足部或上肢,而且通常是兩側性。疼痛經常持續數分鐘到1小時,不定時發作的現象會延續數個月到2年不等。


生長痛要治療嗎?
一般的生長痛會隨時間自然消失,不需要吃任何藥物或接受任何特殊療法,肢體就能完全恢復正常活動,不會引起任何的後遺症,家長不必過度緊張。
不過,張順昌中醫師特別提醒,生長痛很少波及關節部位,若是小朋友抱怨疼痛的部位有牽涉到關節處,必須盡快就醫,不可掉以輕心。常見的嚴重性疾病,包括:
1. 疼痛部位只限於固定一個地方,局部有紅、腫、熱、壓痛感,表示可能局部有發炎、感染或者骨折的情形。

2. 走路跛行持續好幾天,表示患部或其他相關部位有骨折、扭傷、腫瘤或其他病變,例如幼年型髖部股骨頭壞死會引起膝部酸痛。

3. 疼痛伴隨發燒不退,或者有異常的疲倦、臉色蒼白,甚至體重不正常下降的情形,需懷疑白血病及其他腫瘤的可能。


只要成長不要痛 轉骨方視體質調配
張順昌中醫師表示,許多父母對於生長痛一知半解,一味認為是「轉大人」轉的不好,對於孩子的疼痛過度緊張,給予過多不必要的藥物,或聽信偏方、廣告的轉骨秘方等等,反而增加孩子肝腎的負擔,揠苗助長。


而中醫理論也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現代小朋友平時多喜愛吃速食、烤、炸等刺激食物及貪飲冰涼飲品,對脾胃運化功能造成損害,容易出現胃口差、大便不調、過肥或過瘦等症狀,間接影響骨骼肌肉的發育。
此外,久坐電腦桌前、缺乏運動及課業壓力等因素,容易造成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生長痛的發生,即所謂「不通則痛」。
對於想讓孩子健康「轉大人」的家長,中醫師建議還是先經專業的中醫師診察,依照每個孩子體質狀況的不同,適當的調配藥物,在健脾補腎調氣的轉骨輔助湯方中,加入桂枝、丹參、川七等藥來溫經散寒,化瘀止痛,不僅可以緩解生長痛,還能促進成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