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企銀從冷菜變天菜

工商時報【記者孫彬訓╱臺北報導】 臺灣企銀過去被視為民營化公股金融機構中最小的一家,但在近幾年來戮力朝向利基型銀行發展,已經徹底脫胎換骨,把冷灶燒熱。臺企銀今年前4月的稅前淨利達20.49億元,每股稅前盈餘(EPS)0.39元,更讓民股積極買進臺企銀持股,上演委託書大戰。 今年也是臺企銀成立100周年,為了擴大慶祝,臺企銀將在5月30日舉辦「100周年行慶嘉年華園遊會」,除了表演外,更加上捐贈、公益活動,結合中小企業業務諮詢與輔導案例展示,希望藉由臺企銀的社會關懷來拋磚引玉。 而讓臺企銀體質轉變的重要關鍵,就是近幾任的臺企銀董事長皆積極強化策略,現任董事長黃添昌更熟稔臺企銀,積極擘畫出臺企銀的策略地圖,規劃出未來的行動方案,要讓邁向100周年的臺企銀,老幹新枝散發出更閃耀的迷人風采。 這次委託書徵求出乎意料熱烈,包含之前的股權加碼,還有後續的委託書徵求,黃添昌也居中積極溝通,希望讓這次股東常會進行更為順暢,成為告別臺企銀的代表作,接下來黃添昌將從臺企銀退休,交棒給現任中國輸出入銀行理事主席朱潤逢,接續讓臺企銀的招牌更加閃亮。 而黃添昌強調直效管理,為了能夠讓臺企銀的績效徹底提升,積極採用「杜邦財務分析模型」的概念,強調「杜邦財務分析模型」就像是健檢指標一樣,可以找出問題的關鍵點,臺企銀要發揮泛公股銀行的精神,明確朝向「中小企業專業銀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