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驚:海域將成陸潛艦突破口

旺報【記者張凱勝╱綜合報導】 大陸海軍近來頻頻在近海與太平洋之間穿梭,美國智庫「戰略預測公司」(Stratfor)指出,依照目前中國核潛艦能力,最有可能在菲律賓周邊海域突破島鏈,航向廣闊的太平洋,並直驅南海嚇阻印度。 『戰略預測公司」刊載題為《菲律賓海、呂宋海峽,中國核野心之鑰》的文章,由菲律賓主流英文媒體《馬尼拉時報》網站所援引。文章說,儘管中國海上核打擊能力有長足進步,但仍受限於技術與地理因素。 呂宋海峽 無力抵擋 文章指出,中國有心打造3管齊下的核武能力,特別是強化潛射核彈道飛彈,目的是用來威懾美國、俄羅斯、印度等其他核武強國,強化因應核武第一擊的戰力。「海基核嚇阻能力只有少數國家擁有,可增添北京當局的威望」。 不過,要獲得這樣的威望,大陸核潛艦必須穿越「第1島鏈」航至太平洋,才能取得真正的海上核武威懾能力,「中國現有的潛艦技術仍落後其他強國,尤其是水下航行的噪音問題無法克服,潛艦位置容易曝光」。 在此情況下,位在台灣與菲律賓之間的「呂宋海峽」,成了大陸潛艦相對可能的突破點。文章分析,從日本延著台灣到菲律賓的第1島鏈,台、日之間有東海,台灣反潛能力有限,但日本自衛隊的反潛能力極佳;台、菲之間的呂宋海峽,菲國則是全無偵測及反潛能力。美軍在西太平洋的部隊是駐紮在日、韓,在台、菲並無駐軍。突穿呂宋海峽後,大陸核潛艦也可直驅南海。 直驅南海 遠離美軍 文章說,屆時,整個南海都是有利於大陸彈道飛彈核潛艦的活動點,因為它遠離日、韓的美國駐軍,且還有更多航向寬闊大海的通道,例如菲律賓的蘇祿海及印尼的卡利馬塔海峽。 文章指出,大陸軍方將094型核潛艦部署在南海艦隊,並以海南島的三亞做為母港,讓核潛艦能夠在南海巡弋,同時對印度構成嚇阻。 文章並分析,由於台灣積極改善反潛能力,向美採購12架P-3C獵戶座反潛機,預計2015年8月全數交貨,將部署在南部基地,監控呂宋海峽動態,如此一來,呂宋海峽未必是大陸核潛艦的完美突破口。 文章最後說,在中國打造出足以匿蹤穿越菲律賓海的核潛艦艦隊,或是發展出射程足以威脅美國本土的潛射核導彈前,中國仍須依賴陸基核武力量與美國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