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花改 生態停工制 傅崐萁嗆「人不如鳥」

中國時報【阮迺閎╱花蓮報導】 蘇花改首創生態停工機制,只要九種指標鳥類在陸域生態調查特定地點少於一定隻數,部分路段就必須停工。花蓮縣長傅崐萁昨日抨擊「是人不如鳥嗎?如果鳥少於九十七隻,就不用管這條路上死了多少人?」 傅崐萁昨於花蓮縣議會召開記者會表示,蘇花公路災難頻傳,花蓮鄉親為了一條安全回家的路,爭取近廿年,卻可能因生態停工機制致工程延宕。他無法理解中央荒謬的決策,罔顧人道精神,屈服在民間團體要脅下。「難道以後重大建設,地方政府都要鼓勵人人養鳥,天天放鳥嗎?」 花蓮縣議長楊文值也說,「花蓮縣受災受難的時侯,環保人士在哪裡?」重大工程進行時難免會產生震動與噪音,屆時動物還能在當地棲息嗎?中央政府應將心比心,不要把花蓮人當傻瓜。 蘇花改工程處八日於花蓮縣政府簡報指出,蘇花改工程總經費約四九二億,預計民國一○六年完工,總長度卅八.四公里,將興建八座隧道,長二三.六公里;橋梁八.五公里;平面道路六.三公里。 蘇花改工程處長邵厚傑昨日解釋,停工非指全面停工,經專家評估,超過隧道口內五十公尺進行的工程對生態影響不大,會影響生態的部分,是在隧道口內五十公尺及出露路段,因此停工是停該路段。 邵厚傑還說,數個指標鳥類觀測點皆設於隧道口附近,B2、B3標隧道工程,選定觀音海岸作為觀測區;C1、C2標隧道則選擇太魯閣國家公園為觀測區。一旦觀測區指標鳥類少於設定數量,也只停止該隧道口附近工程。 邵厚傑指出,設定停工機制的出發點,是希望進行工程同時,不要破壞生態環境。自去年開工以來,陸海空每三個月進行兩次調查,指標物種數量沒有明顯增減,工程也相當順利,蘇花改工程處有信心,在不破壞生態下,不延宕工程進行。 蘇花改去年一月動工,首創生態停工機制,一旦白頭翁、麻雀、綠繡眼、小雨燕、紅嘴黑鵯、洋燕、繡眼畫眉、五色鳥與竹雞等九種指標鳥類,於觀音海岸棲息環境三月內連二次觀測中,二小時少於九十七隻,該路段隧道口附近工程即須停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