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削爆 只給陸工日薪17美元

旺報【記者陳曼儂╱綜合報導】 在智慧型手機領域所向無敵的蘋果公司,最新財報顯示,大中華區的「捧場」,讓它第2季增加57億美元營收,然而大陸媒體也報導,蘋果在大陸大賺消費財時,給予大陸生產線工人成本僅1.8%,陸媒再度以「我國工人日薪不到17美元」為題,期望未來能以移動互聯網反制。 《東方早報》報導,長期以來大陸市場為蘋果公司創造巨大銷量,但獲得的微薄回報不成正比,IDG(美國國際資料集團)資本創始合夥人熊曉鴿表示,目前獲利較高的晶片、手機螢幕等生產環節多被日、韓占據,大陸扮演的角色則是代工工廠、設備製造商,技術含量低、利潤少。 苛待勞工屢引戰火 蘋果今年第2季財報稱,中國對iPhone4S和iPad2的需求強勁,其中大中華區iPhone銷量為去年同期的4倍,Mac銷量同比增長超過60%,為蘋果帶來57億美元營收,較去年同期增長48%,更占亞太地區總營收的2/3。 然而據華泰聯合證券發布的《蘋果產業鏈分析》報告,上萬元的iPhone手機,蘋果獲利58.5%,材料成本占21.7%,大陸勞工成本只占1.8%;《紐約時報》先前也報導,大陸產業鏈底端「很多人每天收入不到17美元。」 蘋果苛刻勞工一事早就引起戰火,近來新風波是蘋果在大陸維修服務傲慢,其「霸王條款」引發眾怒,被中國消費者協會聯合6省市砲轟,廣東省甚至將蘋果列為「誠信黑名單」。 大陸媒體開始思索反制之道,《東方早報》報導,大陸網友數量達5.38億,其中手機網友規模達3.88億,已超越桌上型電腦、成為第一大上網終端,熊曉鴿表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終端大小、流量有限,人們不能像過去那樣忍受廣告,讓內容更值錢,所以開發內容、應用很有前景。 陸應提高研發地位 報導表示,大陸市場的蘋果應用程式下載量僅次於美國,不少大陸公司已借助移動互聯網發展時能超過國界的「全球化紅利」,在遊戲、音樂、醫療等移動應用軟體市場占一席之地。 據美國科技博客網站Business Insider報導,蘋果正在與社交商務網站The Fancy談判,試圖收購這家由Twitter和Facebook聯合創始人參與投資的熱門網站,就是要確保蘋果在增長迅速的電子商務市場中分一杯羹。 海通國際首席經濟學家胡一帆也在《華爾街日報》中文網撰文認為,美國近來提到把製造業搬回美國,但以波士頓諮詢集團預測,2015年大陸製造業薪酬就算升至每小時4.41美元,但美國仍高達26.06美元,大陸勞動力成本只是美國成本的零頭。 胡一帆說,大陸短期內仍有勞動力優勢,所以就算裝配線回巢至發達國家,但大陸零組件生產仍會居於主導地位,所以就算產品掛上「德國製造」或「美國製造」,零件都是中國製造。 胡一帆也認為,中國大陸可以提高未來研發中心的地位,除了有大量受過高等教育的廉價技術熟練工人,政府側重向高附加價值領域轉變及加大戰略行業的投資力度,再加上大陸企業的收購,可以直接獲取技術,像是聯想在2004年收購IBM的個人電腦業務,技術馬上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