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市值攀至全球最高 還能持續多久?

既然蘋果已成了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強硬的挑戰也就迎面而來。

一周前,分析師修伯特(Mark Hulbert)便在文章中,提出了這項論點,在分析了一周來接獲的許多反對意見後,修伯特的這項論點,依舊維持不變。

在一周前的文章中,修伯特的根據,是對過去三十年,市值曾登上最高峰位置的各家企業,所進行的分析。

平均而言,在隨後的12個月,這些企業通常會落後大盤5%,二年內,其最高市值寶座,便告易手。

修伯特在接獲的反對意見中,大多宣稱蘋果合理的價值,將能保護它免於遭受同樣的命運。

其實,一如許多人的看法,蘋果不是思科。

但修伯特的觀點,並非認為蘋果一如思科般,價值高估。2000年初,正值網路泡沫高峰期,思科短暫竄升至市場排行的龍頭寶座。當時,其本益比大幅高於300,而後在12個月內,其股價大跌逾75%。

而目前蘋果的本益比,僅為15.6。

必須一提的是,修伯特在一周前文章的統計中,並未納入思科市值大減的部份。因為該統計的焦點,只在自1980年以來的每一年,市值排名掄元的企業。

當然,思科在2001年初走下市值排行榜寶座後,至今已有些時日了。毫無疑問,當時如果包含了思科,那麼這些最大型企業的進展,平均而言,落後市場的幅度,會較一周前文章所統計得更大。

即使在一周前文章所分析的公司中,低本益比也不必然能阻止一家企業出現讓人失望的報酬率。

以最高市值寶座近來遭蘋果取代的埃克林美孚公司為例,今年初,其本益比低於10,大幅低於蘋果目前的本益比。然而,今年埃克森美孚表現卻落後大盤。

無論如何,別忽略,以本益比為比較基礎,對蘋果最為有利。其他價值比,具會讓蘋果的情況黯淡許多。

例如,若用股價與帳面價值比,股價與銷售額比,或股價與現金流量比,將蘋果與大盤做比較,則蘋果的價值較大盤平均值高出逾一倍。

投資人押注蘋果將持續快速成長,這就是見證。而且該公司早已證實懷疑者是錯誤的,這點不容否認。但是當成長率開始減緩,該公司股價會跌得多深,這可謂也是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