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冬藥材漲跌互見 漲幅2成內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3日電)藥膳上漲,店家矛頭指向藥材調漲及邊境檢驗。中藥商公會及衛生署喊冤,指藥材漲跌互見,當歸近2個月漲1到2成,原因複雜。

中華民國中藥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朱溥霖今天指出,3年前當歸每斤價格約新台幣800到1000元,陸續下跌到去年約200到300元,入冬之後,因為冬令進補、大陸工資上漲、大陸民眾消費能力提高等因素,當歸需求上升,價格上漲到400元,

其他常用中藥也有類似價格波動,黃耆在3年之間從每斤500到600元,下跌到200到300元,今年入冬漲到約400元;人參、黨參依照等級而價差懸殊,整體而言,這些中藥入冬前到入冬後的漲幅約10%到20%。

朱溥霖強調,中藥材是農產品,當然受到天候影響;此外,工資上漲、季節性供需變化也左右價格,不同藥材漲跌互見,最近川芎、棗皮就下跌,很可能會促使大陸農夫改種高獲利的高冷蔬菜。

他說,超市貨架上的藥膳包、小吃店的藥燉排骨,單價漲5元、10元,還有水電瓦斯、店租等因素在內,不只是藥材成本。事實上,小吃店為降低當歸鴨、參雞的成本,常以當歸尾代替當歸切片,用參鬚代替人參,成本不到1/10。

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林煌指出,中國大陸食品安全頻傳,台灣去年8月擴大實施進口中藥材邊境檢驗重金屬、農藥殘留,阻止不好的大陸中藥進入市場,實施之後,進口中藥材的數量並未減少。

他說,邊境檢驗費用每批約8000元,以進口紅棗一貨櫃20噸計算,每公斤檢驗成本1元不到,邊境檢驗並不會構成藥材上漲。10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