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徵酒與檳榔健康捐 衛生署不回應

課徵酒與檳榔健康捐 衛生署不回應

【台灣醒報記者郭庚儒台北報導】針對衛生署贊成菸品健康捐調漲一事,今天有民眾投書指出,不只菸品健康捐應提高,酒類、檳榔也應課徵健康捐。對此,民間團體表示,非常贊同課徵檳榔健康捐,期望藉此達到「以價制量」效果。但對酒類健康捐,民間團體認為對國人健康幫助不大。 衛生署則表示,因課徵酒類、檳榔健康捐的相關立法、規範都尚未制定,目前不做任何回應,但不排除未來與相關單位討論後研擬辦法。 一名新北市教官陳宏煇以〈酒、檳榔也應課健康捐〉一文投書中國時報指出,自10年前開徵菸品健康捐後,國人的吸菸率從27%下降至19%,青少年的吸菸比率也有明顯下降趨勢。因此,他建議,酒類及檳榔也應課徵健康捐,不但可以有效降低有害身心健康物質的使用率,也可減少社會成本的支出及全民健保的負擔。 對此,國內提供戒酒輔導的基督教蘆葦營身心靈恢復中心主任黃紹基認為,課徵酒類健康捐對國人健康、減少酒駕肇事幫助不大,因酒精成癮是一種疾病,不像菸癮可以用「以價制量」的方式,降低國人對酒精的依賴程度。 「國人酒精成癮是10年前的200倍!」黃紹基說,現代人對酒精的依賴程度有明顯升高的趨勢,一方面生活壓力大,另一方面則是有毒癮的人戒毒後,可能會轉為對酒精依賴。 他建議,政府應改變「花錢就能解決問題」的觀念,並效法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國家成立「物質依賴政策局」,針對所有可能對人造成依賴的物質,包括:毒品、菸、酒等,作出全面性的政策。 至於檳榔捐方面,長期營造無檳原住民部落的台灣文明病防制推廣協會執行長黃瑞典說,利用課徵檳榔捐的稅收,治療因嚼食檳榔造成口腔癌的患者,不但可以減少社會成本,也更符合公平原則;而提高價格則可減少國人吃檳榔的習慣,達到以價制量的效果,因此非常贊成課徵檳榔健康捐。 另外,他也建議,除了課徵檳榔捐外,政府應持續對青少年進行衛教宣導,從小開始教育吃檳榔對健康造成的傷害,將檳榔是「第一類致癌物」的觀念傳達清楚,以及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