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中國大媽 炒金炒幣又炒房

(中央社台北9日電)「中國大媽」今年熱炒黃金、比特幣、瞄準海外房地產,被戲稱為中國經濟秘密武器。但專家說,中國大媽對金融風險掌握能力普遍不強。

中國大陸「解放日報」今天撰文剖析「中國大媽」所掀起的熱潮,先是大舉買黃金,力戰華爾街金融菁英,海外媒體因而出現了「Dama」此一熱門名詞,連「牛津英語辭典」也考慮收錄這一名詞。

繼炒金後,中國大媽接下來還熱炒比特幣與炒房。

報導說,南韓濟州島近來預售屋熱銷,其中99%是大陸民眾買的,其中不乏中國大媽的身影。有大陸旅行社專門開闢濟州島看房旅遊線,報名的都是中國大媽,

此外,今年首季,中國人新購買的韓國土地多達40公頃,同期歐洲人買了14公頃,美國人買了9公頃。

中國大陸最近成為全球最大的虛擬貨幣-比特幣交易市場。近來總交易額大於人民幣1000萬元的貴賓用戶中,有40%為女性。

比特幣交易平台業者李林說,「你常會聽到客服人員一接電話就是李姐、王姐的,都是中國大媽。」

當很多記者都還沒弄清楚「比特幣是什麼」的時候,中國大媽就現身比特幣市場,還是滿讓業界震驚的。

不過,專家認為,中國大媽對金融風險的掌握能力普遍不強,對國際資本市場的認識也不夠。隨著中國資本市場逐步開放,大媽未來遇到金融風險要遠遠大於現在。

專家說,投資光靠「狠」不行,中國大媽有空還是要多學習點專業知識,提升自己投資水準。102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