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兩岸搶台商 端出真牛肉

旺報【記者吳泓勳╱專題報導】 中美貿易戰延燒,同時牽動兩岸經貿,尤其在關稅戰風險下,刺激台商出現產能移轉的避險動作,更傳出多家台廠返台投資等消息,讓兩岸官方各自祭出稅務誘因,一邊希望「留人」,另一邊希望「拉人」,進而大陸台商成為兩岸政府施力爭取的對象。 由於中美關稅戰已經進入到2000億美元的第二階段,中美雙方多次談判結果未見改善,被解讀恐成為中長期持久戰,進而刺激部分台商基於避險需求,轉移部分產能回台或重啟在台產線。 舉例台灣自行車兩家大廠包含巨大、美利達,日前就考慮將歐美高階產品回台生產;壓縮機大廠瑞智也基於中美貿易與大陸人工等問題,正評估回台設立自動化生產線。 大陸方面,華信統領企管顧問總經理袁明仁認為,貿易戰導致台商出現移轉,同時大陸《個人所得稅法》「稅務居民」定義趨嚴,加上CRS(共同申報準則)海外查稅等因素,讓大陸官方需多加考量,提出誘因好吸引台商繼續留在大陸奮鬥。 實際上,9月底大陸財政部也宣布放寬境外投資者暫停預徵所得稅範圍,由外商投資鼓勵類專案,擴大到所有非禁止外商公投資的專案和領域。 台灣方面為提高業者返台投資誘因,行政院也傳出政策初步方向,針對返台資金投入政府指定產業或項目如「5+2」及半導體等實質投資,將「限期」給予租稅優惠,預計整體規畫年底或出爐。 要看牛肉在哪 另考量稅務必是業者投資關心重點,部分部會也展開跨單位合作,例如科技部南科管理局就與南區國稅局合作成立專案小組,建立台商回流服務單一收件窗口。 對於台灣動作,上海台協會長李政宏認為,還是要觀察是否能「端出真牛肉」,尤其台商特別關心「五缺」(缺電、缺水、缺人才、缺人力、缺土地),這些基礎才是關鍵,但業者提了很多年始終還沒獲得解決。 此外,李政宏也質疑近期台商回台投資的種種風聲,就已激起許多台灣的土地尤其工業用地價格起漲,認為恐出現「未蒙其利,先受其害」,人都還沒回去,就先被投資風聲推漲起來的土地價格而墊高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