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台北一袋垃圾的去向
旺報【(黎勇╱深圳《晶報》駐台記者)】 台北的社區居民,不用交垃圾處理費,但家庭垃圾都能得到及時處理。台北的垃圾,究竟去了哪裡?讓我來追蹤一袋垃圾的去向── 每天下午5、6點鐘,在台北市各個小區的居民樓下馬路邊,都會看到這樣的情景:兩輛垃圾車停靠在路邊,家庭主婦們三三兩兩地拎著垃圾袋走下樓,在垃圾車前排著隊,將一袋袋的垃圾送交給車上的清潔人員。 比火車時刻表準時 我住處的那袋垃圾,也在其中。公寓的服務員將垃圾從我住處拿走後,會將袋中的垃圾分裝入不同的袋內:剩菜剩飯和水果皮等裝入「廚餘」垃圾袋;廢紙、便當盒、礦泉水瓶等廢棄物,折疊、壓扁後裝入「可回收」垃圾袋;其他沒有再利用價值的一般垃圾則裝入專用的「不可回收」垃圾袋。 不可回收專用垃圾袋是從便利店買回來的,台北市政府從2000年起不向居民收取垃圾處理費,而是將垃圾處理費計入垃圾袋,隨袋徵收。 在規定的時間,將分裝好的垃圾袋拿下樓,分別送到不同的垃圾回收車上。垃圾回收車前來的時間和地點一旦確定,「比火車時刻表還準時」。如果垃圾車遇上塞車,則會用摩托車趕來,用廣播告知大家,以免耽誤大家的時間。「但是這種情況基本不會發生」。台北市環保局副局長詹炯淵告訴我。 前來回收的車一般有兩輛,一輛為垃圾車,裝運一般垃圾和廚餘垃圾;另一輛為資源回收車,分別裝運可回收物。 在這裡,從我房間裡出來的那一袋垃圾,分成兩部分流向了不同的地方。廢紙、便當盒、礦泉水瓶等可回收資源被運到加工廠,進行資源再利用和再加工。而一般垃圾則被送到了台北市北投區的垃圾焚化廠。 可再利用的廚餘垃圾去了哪裡? 原來,垃圾焚化廠有廚餘飼料化工坊,將廚餘瀝水破碎後,蒸煮十幾個小時並添加玉米粒、米糠、粗糠等後,製成飼料,用於養豬、養雞和作為花果蔬菜的養料,因其不添加抗生素且營養豐富,養出的豬和雞肉,甜耐嚼,深受市場歡迎。而家中的廢食油,由清潔隊回收後,還可製成環保肥皂。 而一般垃圾在焚化廠自然是被焚燒。但,焚燒之後呢? 焚化廠建設施睦鄰 不久前,我專程來到位於台北近郊的北投垃圾焚化廠參訪、考察。遠遠望去,一座繪上炫麗的五彩顏色的高高煙囪,矗立在青翠的綠樹叢中。走進廠區內,不見垃圾山,未聞惡臭,卻見焚化廠是一座對外開放的公園。 就在焚化廠主廠區旁邊,由焚化廠投資數億台幣建設有標準的溫水游泳池、運動公園、青少年娛樂中心和幼稚園,包括游泳池、幼稚園等在內,均向當地群眾免費開放,每月93萬元台幣的維護成本由焚化廠承擔。 「這是垃圾焚化廠回饋社會、為敦親睦鄰而採取的措施。」北投垃圾焚化廠廠長傅良枝說。 傅良枝帶我們參觀了廠區。只見垃圾轉運作業車正在將一車一車的垃圾運回焚化廠的庫房,整個過程全機械化作業。焚化爐由電腦控制,工作人員都在窗明几淨的寫字樓裡辦公。廠區裡雖有一些異味,但並非完全不可接受。 北投焚化廠150米高的焚化煙囪,是一個僅次於台北101大廈的觀景平台。據說節假日人氣十分火爆。坐高速電梯,僅35秒即可到達120米高處的360度全玻璃幕牆旋轉餐廳。坐在餐廳,喝著咖啡,看著眼前一覽無餘的陽明山、觀音山、大屯山、淡水河、關渡平原和水鳥保護區。 兩袋一桶深入家庭 兩袋一桶深入家庭 環境永續發展基金會的陳龍吉博士向我介紹台灣垃圾處理的歷史:1983年以前,台北的垃圾都是露天隨地掩埋,也沒有汙水處理廠。1984年,一名垃圾轉運車司機,隨手扔下的一個菸頭,引燃了內湖垃圾掩埋場的可燃物,大火整整燒了15天。這場大火促使台灣建起了第一個垃圾焚化廠。 但在1990年以前,台灣的垃圾處理仍是以掩埋為主。1990年至2000年,則是以焚化為主、掩埋為輔。2000年垃圾處理費隨袋徵收以後,台灣不再批建垃圾掩埋場,垃圾實現了零掩埋、資源全回收、底渣再利用。現在,垃圾焚化廠的底渣,都用作道路鋪面或製成水泥、透水磚等,利用率達95%以上。 垃圾處理費隨垃圾袋徵收,是馬英九擔任台北市長時強力推行的措施。這意味著丟垃圾越多,所要支付給政府的垃圾處理費就越高,而垃圾分類越仔細,產生的垃圾就越少。2000年7月1日此措施實施的第一天,台北7萬名官員曾懷揣垃圾袋走上街頭,派駐全市各個垃圾收集點收集垃圾,花了巨大功夫。13年過去了,現在,「兩袋一桶」(垃圾袋、資源袋、廚餘桶)已深入台北每個家庭。 北投焚化廠廠長傅良枝說,北投廠的4座焚化爐,但目前只有3座開機。因為分類處理後,垃圾越來越少。由於島內垃圾焚化廠處理能力充足,台灣正陸續把500多座已完成掩埋的垃圾填埋場重新開挖,對其進行資源篩選和回收,不能回收利用的進行焚燒,土地重新使用。 「或許可以將台灣以外地區的垃圾運過來台灣幫忙焚化處理。」有人開玩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