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原料加工 打造MIT品牌

工商時報【呂雪彗】 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表示,自由經濟示範區將以專案方式進口管制大陸農工原料(例如茶葉),加工再出口,並以建立「MIT品牌」(Made In Taiwan)外銷,此一創新營運模式,對農企業走向國際及產值提升,大有潛力。 陳保基接受本報專訪提到,自由經濟示範區是第一個重大經濟政策將「農業」放進去,過去經濟政策中的農業只有福利政策,例如老農津貼,示範區內利用進口原料加工再出口,是台灣的強項,建立「MIT」招牌,是台灣走向國際化的重要武器。 他指出,進口原料加工出口,在國際上實質轉型,或有原產地證明加工後30%以上加值,例如茶葉轉型成飲料茶,就可以用MIT的品牌出口。目前茶葉進口5,000多萬美元,出口為4,000多萬美元,進口茶葉有很多製成飲料茶、調和茶。 對於台灣從大陸進口農工原料到示範區加工再出口的模式,在野黨有不少雜音,認為不是「純種MIT」。陳保基舉例說,南韓一年做30幾樣泡菜,只有一種白菜是自己生產的,其餘均從山東進口,如此怎能說「泡菜等於南韓的」?而日本味噌有上百種,但豆子全是進口的,為何日本能說Made in Japen,台灣不能? 在野黨並擔心陸資進入自經區投資,把台灣技術學會並複製到大陸,會搞挎台灣農業。陳保基說,美日給台灣很多農業品種,但並沒有因此垮了。他強調,應以開放心胸及眼光看待市場開放,否則台灣農業無法茁壯成長,走向國際化。 台灣的技術、創意、精準度可以從事很多農業加值。陳保基說,加入跨太平洋戰略夥伴協定(TPP)後,農產品免稅且開放市場,若沒有自經區先框住作為緩衝區,一下子在全區開放,台灣很可能像星、港一樣全仰賴進口就沒有農業了。 此外,關於進行中的貨貿協議談判,陳保基說,農產品已針對世貿組織(WTO)規範全面檢討中,但因馬總統提到部分農產品不開放,而陸方要求我比照WTO規範正常化,談判困難度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