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環境動盪 上週資金湧入美股、美債

上週整體國際經濟情勢格外動盪,歐洲峰會的舉行,促使市場風險意識提高。在這樣的金融環境當中,上週全球資金大舉湧入美元資產,美債、美股大吸金。但是新興市場賣壓開始回穩,甚至部分市場出現買盤回流,代表法人對於歐盟峰會的召開正面解讀,且認為對歐債問題起碼會有一些幫助,因此不再狂砍新興市場股票。以亞洲市場為例,上週只有韓股還是資金撤離的狀況,其餘市場外資多數呈現買超,又以印尼最被青睞,成為上週的亞股吸金王。(張佳琪報導)

觀望歐洲峰會的結論,上週全球資金擁入美元資產避險,根據研究機構EPFR的最新統計,美股、美債上週大吸金,單週資金淨流入金額都超過40億美元。原本不斷被賣超的新興市場股市,上週資金撤離狀況稍有穩住,整體新興國家股票型基金淨流出1.59億美元。

上週外資對台股雖然沒有太大的動作,但是統計外資對整個新興亞洲股市的進出則發現,外資上週對台灣、泰國、菲律賓、印尼以及印度股市,都是買超;只有南韓股市被外資賣超4.06億美元。這反應的是,機構法人在歐盟領袖高峰會議前夕,對於歐盟共同努力制定政策防止債務危機擴散的期待,才帶動了資金買盤增溫。

值得注意的是,印尼股市過去一週吸引外資買超2.33億美元,居亞洲各市場之冠,並且累計今年來外資在印尼的買超金額已達28億美元,印尼股市成為亞股當中,今年以來唯一外資淨買超而且累計買超金額高於去年同期的市場。分析原因,主要是因為印尼的寬鬆貨幣政策環境以及強勁的國內需求,讓它們相較其他亞洲國家,更能不受到歐美經濟成長減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