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獎港陸服氣 焦雄屏改革有功

▲焦雄屏長年投身電影製作,對台灣電影影響深遠。(粘耿豪攝)

中國時報【張士達、黃嘉平╱台北報導】 金馬獎邁入第49屆,逐漸成華語影壇最具公信力電影獎。資深製片焦雄屏過去曾對金馬嚴詞批判,也曾擔任影展主席戮力改革,她說過去的批評,後來都獲改善,越來越能「讓人服氣」,每個影展都需在變與不變間適度拿捏,才能成為「領導性的電影節」,正如金馬獎如今成華語電影唯一公平競爭的平台。 焦雄屏說,她與在她之前擔任金馬主席的導演王童,及後來接任至今的侯孝賢,每任主席都在任內力求改革。她在任時改革評審制度,加強國際化,引進大陸片參賽,並成立創投開發市場,侯導則成立金馬學院落實經驗傳承。她說,「就像坎城、柏林、威尼斯3大國際影展過去三強鼎立,如今只剩坎城受尊崇,一個影展若是沒自我調整再生的能力,很快就會出局。」與往年相比,今年金馬獎在兩岸三地成重大話題,除大陸、港陸合拍片強勢入圍金馬,台灣電影也作品多元,大陸影評人也熱衷評論,像大陸影評人程青松直斷郝蕾封后,但桂綸鎂是勁敵;也說白百何演的《失戀33天》,和台灣文化格格不入,在台票房低,得獎率也低。導演方面,程青松與影評人蘭波一致押寶婁燁,「重視文藝片的金馬獎,可能成為他的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