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價決價 靈魂人物 糶手拍賣蔬果 花蓮老行業很稀罕
中國時報【阮迺閎╱花蓮報導】 花蓮縣蔬菜運銷合作社是全台目前僅存以「糶手」為拍賣媒介的果菜市場,經理林連明說,合作社與全台果菜市場均有業務合作關係,平時皆會互相參訪、交流,目前除台北的果菜市場以電腦為拍賣工具外,其餘地區皆由農民與買方直接議價,花蓮縣蔬菜運銷合作社則以糶手拍賣蔬果,成為該市場最大特色。 糶手拍賣時,會先喊出蔬果名稱、數量並開價,站在對面的承銷人,為求出價的隱蔽性,以手勢取代喊價,價高者得標。如同時多人出價,糶手會繼續牽價(即將價格往上喊),若一段時間無人示意購買,則再調降價格。 林連明表示,一名稱職糶手必須熟悉市場行情,作為開價與決價依據,行情則參考當天到貨量、天候、節慶、蔬果品質等,並與其他蔬果市場行情交叉分析而定;由於拍賣價格影響農民所得與承銷人零售利潤,糶手身為仲裁者,必須有行情概念,並秉持公平原則,才能避免糾紛,建立公信力。 合作社業務課長蕭能華指出,和電腦拍賣由高價到低價的競標方式不同,人工競標則由低價喊到高價,並能適時調整價格;糶手也會利用喊價技巧,增加競標時的緊張感和熱鬧氣氛。另外,就承銷人不了解的菜名、產地,糶手也能適時解說,更添人性。 他以台北的果菜市場為例,由於北部進貨量大,以電腦取代人工較有效率;但該市場進貨因種類多、數量少,有時一種蔬果僅有二、三箱,以電腦拍賣,還要設定蔬果價格高、低標,並等待電腦跳價,缺乏效率。 合作社過去曾嘗試電腦拍賣,但實際操作證明,十幾箱的蔬果以人工約三分鐘即可完成競標,若以電腦則要花費十到十五分鐘;在合作社有意維持傳統下,將糶手拍賣方式保留至今。 林連明表示,經歷時代變遷,無心插柳竟發展成合作社特色,每年均有數十團來自大陸、韓國的農經團前來參訪。但他也坦言,目前合作社有四名糶手,因養成不易,雖有年輕人應徵,卻少有學成出師者。 林連明說,學徒月薪二萬一千元,出師後二萬八千元,較資深的糶手薪水可達到四萬多。為吸引年輕人學藝,合作社將學徒津貼由每月二千元加倍到四千元,前提是一年內不能離職,否則須賠償;學徒若出師,指導師父也能獲得六千元禮金,合作社盼藉此提高雙方學習、指導意願,留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