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太陽能業 恐吹起信貸泡沫

工商時報【記者林殿唯╱綜合報導】 在政府的新能源政策支持下,中國的太陽能企業近幾年來呈現高速增長,就算在歐美市場需求疲弱的情況下,大量的信貸資金依然持續流向這些太陽能企業,盲目投資的結果使得產能過剩的情況日益嚴重,相關的信貸風險也不斷攀高。 路透報導指出,中國國有銀行的低息貸款與地方政府鼓吹放貸,使得太陽能產業產能過剩情況相當嚴重,造成產品價格下滑。自今年以來,太陽能光電板的價格已經下降40%,分析師更預估明年將再下滑10%。 瑞士信貸分析師Satya Kumar表示,中國銀行業對太陽能產業的信貸泡沫持續越久,最終因行業整合所引發的修正就會越劇烈。他認為,整體太陽能產業必須大幅削減產出,而且銀行必須縮緊相關信貸,否則該產業的產品價格將難以回升。 以太陽能產業上游的多晶矽為例,在2005年全中國的產量約只有60噸,但在去年已經成長到4.4萬噸的規模,7年內的增幅超過700倍,但市場需求並沒有相對快速增加,使得銀行開始警覺到貸款可能無法回收的風險。 根據里昂證券的統計,到今年6月30日為止,中國最大的13家上市太陽能企業的貸款總額比去年同期成長1倍,達到15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的貸款來自中資銀行,並將在1年之內到期。 里昂證券的太陽能分析師Charles Yonts認為,很多公司在未來半年內很難獲利,而且無法償還貸款,整個太陽能產業的負債比例過高。 美國富國銀行日前將江西賽維LDK從推薦股中移除,因為該公司的短期債務比例過高,使得流動性風險加劇。而該公司在營收下滑的情況下,已計畫在2013年前將多晶矽產能提高2倍。 中國銀行業內人士表示,在信貸風險攀升的情況下,江蘇當地銀行已經加強對於太陽能企業的貸款審核,許多企業也放緩投資速度。 據了解,富士康與保利協鑫的900億元人民幣投資案日前就傳出進度放緩的消息,知情人士更宣稱富士康方面的資金遲遲未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