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影子銀行規模 飆破17兆人民幣

工商時報【記者黃欣╱北京報導】 大陸金融體系表外貸款情況日益嚴重,已成為金融監管機構全力監控的重大問題。大陸建設銀行前副行長、中信銀行行長朱小黃昨(29)日表示,影子銀行的規模至少在17兆元人民幣(下同)以上,且有槓桿化的非信貸融資更已達50到60兆元,這些都將埋下金融體系風險的隱憂。 儘管中國政府至今不承認有嚴重的影子銀行問題,但除了朱小黃昨日提出的數據外,海通證券昨天公佈也最新報告指出,大陸影子銀行規模大致在28.8兆元,占2012年GDP的55.4%,占存款餘額的32.3%。報告並稱,其中企業債、互保聯保等風險不容小視。 朱小黃昨天出席「財經年會:2013預測與戰略」的座談會,他在會中表示,截止今年9月末,大陸社會融資總量92兆元中,表外融資規模達到27兆元,接近融資規模的三分之一。不過他也提出一說法,堪稱影子銀行的規模,包括委託貸款,信託貸款,民間借貸等,至少在17兆元以上。 他並稱,儘管銀行業的理財規模已經達到11兆元,但是槓桿化的非信貸融資更多達50到60兆元,沒有資產保證的接近40兆元。且截至今年9月底,規模以上企業盈利約為3.5兆元,但債務卻是利潤的24.7倍。這些數據都顯示大陸金融機構的高槓桿操作,也成為系統性風險的隱憂。 朱小黃認為,影子銀行最大的風險在於過高的槓桿化,短期內看似帳面有盈利,一旦經濟出現波動時,很可能加速泡沫化發生,危及金融體系。他認為,要解決影子銀行的問題,首先要讓利率逐步邁向市場化,同時強化監管,如此才能真正讓銀行融資進入到中小企業。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本月中旬曾表示,當傳統銀行的金融服務不能滿足市場的多樣化需求,就會出現其他多樣化的金融服務。大陸也像其他國家一樣,有「影子銀行」的存在。但他強調,大陸「影子銀行」的性質和規模比發達國家的小得多,且多數非銀行金融機構的金融活動都在嚴格的金融監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