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壹周刊》前記者感嘆: 新聞有既定標題 加料無人性

中國時報【旺報綜合中心╱香港採訪報導】 曾任職於香港《壹周刊》的記者阿華(化名)受訪表示,大學新聞系畢業後,曾在多間傳媒工作好一段時間,主要負責專題採訪,在媒體圈有點名聲,因此被《壹周刊》主管看上而高薪挖角。當時有前輩忠告他要有心理準備,當他用完人際脈絡,再也發不出好新聞後,高層只會視他為一顆無用的電池,立即棄之不顧。 阿華說,他仍轉職到該雜誌任港聞記者,但工作僅兩個月,即受不了壹傳媒的文化而自動辭職。因為無論是自己採訪到的新聞,或是上頭指派工作,上級都已有一個「主觀願望及既定的標題」,採訪前已要求記者按指定的方向「為新聞加料」,且必定是負面的角度。 最離譜的是,無論受訪者怎麼回答,主管都不顧一切地將其扭曲成另一個角度;新聞出刊後,總會接到受訪者的投訴,或許這就是黎智英自傳裡所說的「做傳媒人應該無人性」吧。 由於壹傳媒的記者漸漸被受訪者拒於門外,越來越不容易挖掘好新聞,因此開始出現買新聞及賄賂事件。 阿華舉例說,二○○三年《忽然一周》記者梁崇基賄賂電影《2046》製作單位一名保安員,偷偷入場拍攝,並將圖片刊登在《忽然一周》。梁崇基事後被拘捕,罪名成立,判監三個月。 一九九六年《忽然一周》狗仔隊偷拍迪生集團掌舵人、影星楊紫瓊前夫潘迪生在教堂的照片,再由記者捏造潘迪生罹癌的新聞,還以「封面故事」刊出,雜誌上架迅速被搶購一空。 潘迪生立即採取行動,控告該刊誹謗,嚴重損害其聲譽並要求賠償。後來《忽然一周》終於承認整篇報導都是虛構和捏造,除在新一期雜誌的封面致歉外,還在同集團的《蘋果日報》刊登全版道歉啟事。(系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