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習會 馬:須國家需要 人民支持 對等尊嚴

馬習會 馬:須國家需要 人民支持 對等尊嚴

新頭殼newtalk2013.10.25 謝莉慧/台北報導

馬英九總統24日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專訪指出,如果兩岸領導人要會面,一定是在我方國家有需要、人民能支持,同時是在一種對等尊嚴的狀態下才有可能。他也批評民進黨執政的8年,是台灣投資中國及貿易量的高峰,而且很想和對岸直航,但沒有做成,因為他們「想要而不敢說」,或者說,他們黨中央不敢說,但地方首長都敢說。

華郵記者詢及「兩岸是否有可能在您的世代(your generation)進行政治對話嗎?」馬英九表示,關於中國希望與我們討論和平協議的問題,台灣民眾會有一點擔心會不會變成討論統一的問題,所以,2年前我們提出最好是經過一次公民投票,確定大家支持這樣做,才比較容易展開相關討論。

馬英九也說,中國曾提過希望與我方討論軍事互信機制(mutual military confidence-building measures)的議題,這同樣具有敏感性,目前在台灣內部還沒有取得共識,但由於兩岸關係不斷地發展,也許到了某些時候,這項議題不再那麼敏感且民眾有共識時,並不是絕對不能討論的。

同時,馬英九提及過去20多年來,(陸委會)所進行的民意調查都顯示,有將近80%、有時甚至超過8成的民眾都支持維持「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我們認為這其實很接近台灣的主流民意。

最後,針對兩岸領導人見面的議題,馬英九說,「我們的基本態度是,如果兩岸領導人要會面,一定是在我方國家有需要、人民能支持,同時是在一種對等尊嚴的狀態下才有可能。」

馬英九強調,今年4月底,台灣舉行「辜汪會談20周年」紀念會,汪道涵的兒子也來到台灣。在會上,「我很清楚地說明,根據中華民國憲法,無論在國內外,都不會推動『兩個中國』、『一中一台』或『台灣獨立』,這也是憲法所不容許的」。

華媒記者進一步詢及,台灣與對岸關係強化後,是否會傷害台灣主權?馬英九說,我們與中國改善關係會影響台灣的獨立自主,這是很大的誤會,因為實際的情況剛好相反,「在我上任前,台灣在國際社會受到相當的限制,走不出去,等到我上任後,推動改善兩岸關係,一個協議接著一個協議簽訂,我們的國際空間也因此逐漸變大」。

馬英九還說,「民進黨經常批評我『賣台』,說我們失去了什麼東西,但他們一直說不出來我們到底失去了什麼。但是他們的地方首長都常往中國跑,去推銷水果、行銷城市,很清楚地,當他們執政時,他們知道兩岸關係是很重要的,但當他們是在野黨時,就開始批評我們」。

馬英九指出,在民進黨執政的8年,台灣對中國的投資以及貿易量都是增加最快的階段,例如民進黨執政時期,我們對中國和香港的出口總額比例從24%增加到40%;而國民黨上任後,從2008年至2012年,40%的比例不但沒有增加,還稍微減少了一點,反而是和其他國家的貿易量增加了,尤其是和東南亞國家。

另外,馬也提到,民進黨執政的縣市長也非常希望和中國展開直航,但在民進黨執政那8年,一直沒做成,他們「想要而不敢說」,或者說,他們黨中央不敢說,但地方首長都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