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鯊魚劍」鋸鰩瀕危 IUCN提全球保育計畫

「鯊魚劍」鋸鰩瀕危 IUCN提全球保育計畫

摘譯自2014年6月5日ENS南非,德班報導;江惟真編譯;蔡麗伶審校

為保護世界上因棲地破壞和過度捕撈而面臨生存危機的鋸鰩,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鯊魚專案小組5日提出預防鋸鰩滅絕、推廣復育的全球性策略。

鋸鰩5種全為瀕危以上等級 用作魚翅、展示、藥用

鋸鰩是一種棲息於溫暖水域、長相類似鯊魚的魟魚,有長型鋸齒狀的吻部,也是體型最大的一種魟魚,體長可超過7公尺。鋸鰩過去曾在90多個熱帶和亞熱帶國家的沿海和河流水域出沒,總共5個鋸鰩物種全數被IUCN的紅皮書列為瀕危或極度瀕危。

針對性捕撈和誤捕是鋸鰩的主要生存威脅。牠們用來偵測和攻擊獵物的吻部很容易被魚網纏住,尤其是拖網和刺網。紅樹林等鋸鰩主要棲地被破壞,也不利於鋸鰩生存。

墨西哥、巴西、肯亞、伊朗、印度和中國等地視鋸鰩的吻部為收藏品或是傳統藥材。其吻部的鋸齒在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區常被當做鬥雞腳上綁的刺。部分地區食用鋸鰩;在亞洲,鋸鰩的鰭是魚翅中的上品。鋸鰩也常是水族館中受歡迎的展品。誤捕後存活率高 鋸鰩復育不難 但仍須努力

IUCN在德班的鯊魚國際會議上啟動保育策略。同時,幾內亞和幾內亞比索也提議在11月將鋸鰩列入遷移物種公約,以加強保護。

「雖然鋸鰩在許多地區都瀕臨滅絕,但其實有些簡單的方法可幫助復育。舉例來說,我們知道只要妥善的處理,鋸鰩可以在被誤捕後順利存活下來,因此我們保育策略的重心將放在商業型、生計型和娛樂型捕撈者的基礎教育上。」IUCN鯊魚小專案共同主席、昆士蘭詹姆士庫克大學環境科學教授Colin Simpfendorfer博士說。

目前國際上已經有鋸鰩商業貿易禁令,為了補足此禁令,新保育策略呼籲各國和各地區制定禁止捕殺鋸鰩相關規定、減少誤捕、保護鋸鰩棲地並確保有效執法。

Simpfendorfer主持的美國佛羅里達小齒鋸鰩復育計畫,已經獲得初步的成果。附註:鋸鰩魚的吻部延長,兩側有齒狀突起,非常像鋸鯊目的鯊魚,但不同的地方是鋸鰩身體扁平,鋸吻上沒有肉質觸鬚。鋸鰩科是鋸鰩目的唯一一科,平時將身體潛伏在泥沙中,主要棲息在淺海。鋸鯊,即鋸鯊目的鯊魚,屬於板鰓類,其下只有一科,目前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資料來源:維基百科、台灣魚類資料庫)Global Protection Strategy Proposed for Endangered SawfishDURBAN, South Africa, June 5, 2014 (ENS)

※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

【相關文章】

-華盛頓公約保護名單 新添5種鯊魚、2種蝠魟

-糧農組織建議對鋸鰩和歐洲鰻魚實施貿易管制

-華盛頓公約 執行成效有待加強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