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俊超:電子產業復甦在秋季

電子大廠下半年加足馬力推新機種,雖然少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商品,不過蟄伏已久的買氣,預期仍將在年底的銷售旺季一次爆發。

上半年的台股幾乎都被傳產業績股占盡版面,電子股僅有題材性如3D列印、第三方支付偶有點綴,正面的是台積電與大立光股價創新高,負面則是宏達電、F-TPK股價慘不忍睹等,直到業績公告,IPC、安控等利基型個股才陸續出頭,明顯看出台股內部的結構改變。

直指年底假期旺季

行動裝置為當前電子商品少數能維持成長的產業,不過高階產品力道明顯趨緩,PC與NB走向衰退,平板電腦已是價格戰的紅海,穿戴式裝置則尚未形成氣候。在沒有明確的新主流商品再次引領市場之前,電子類股長線趨勢並不明朗,不過,也因為如此,年度的景氣波動將會更加凸顯。

簡單來說,過往第三、四季為電子傳統旺季,從返校需求一路走到新年,不過,自金融海嘯過後,景氣復甦腳步緩慢,今年返校需求則幾乎成為歷史名詞,國際品牌大廠重心直接就放在年終的銷售旺季,而第二季末至第三季的各項大展,則成了新機種展示的最佳舞台。

現階段各大廠商都不易抓準消費者的口味,且同樣產品差異化難區隔,推陳出新汰換速度又快;因此,廠商的備貨乃至於庫存,在經驗累積下,自然會有所拿捏;除非是強勢品牌廠的要求,否則對於數量易採取謹慎角度預估。換角度看,一旦出現熱賣,急單效應今年底有機會發酵在某些機種上。

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看,憋了一年、辛苦那麼久,總是希望能犒賞自己禮物當做補償,年底的假期就是最好的藉口,需求在多樣化的供給下,就容易滿足購買感。

第四季電子股易漲難跌

電子股當不成主流,加上成交量能低迷,台股今年來呈現區間震盪;不過若是從過去十年的紀錄來看,電子指數現貨在九至十二月中,僅十月上漲機率為四成,九及十一月都達到六成,十二月更高達九成,顯示假期效應搭配採購旺季,依舊是刺激消費與股價的最大動力。

搭配美國Nasdaq指數來看,扣除金融海嘯外也出現了類似狀況。今年美國股市創高,在近期回檔過程中,道瓊與費半已經來到半年線,S&P 500則跌破季線,不過Nasdaq則僅是跌破月線,距離季線仍有二%左右的緩衝,顯示電子類股屬相對強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