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百年文物開展 劉銘傳奏摺重現歷史

說起台灣鐵路發展史,向來是歷史課本的重要章節,不過想具體瞭解這段漫長的歷程,光看文字敘述,實在難以想像。所幸台鐵將自10月24日至12月4日,於台北車站大廳展出劉銘傳的奏摺、台鐵清明上河圖等百年文物,現場並設有導覽服務,要讓民眾大開眼界! 為了慶祝建國百年與鐵路通車103週年,台鐵將自下週一(24)起,在新改建完工的台北車站大廳中庭,開辦「台鐵百年文物特展」。展示區可分為台灣鐵路興築史事、軌道興修與養護沿革、旅客服務演變、餐旅類型轉變、產業結構型態變革…等10個主題,共計有500餘件文物。 台鐵表示,這回展覽的最大特色,不僅有火車模型,更囊括包羅萬象的鐵道文物。例如早年的看柵房、鐵路號誌、人力巡道車、機械腳踏車、不同年代的隨車服務員制服,以及台灣鐵路特有、由注音符號產生可媲美摩斯電碼的「國音電碼簿」…等,等於將台鐵的歷史一口氣攤在國人眼前。 台鐵進一步指出,當中最有價值的歷史文物,主要有3件展品。包括製作年代距今90年的「台灣鐵道線路一覽圖」,走過長達98年歷史的珍貴手繪「大安溪橋成工圖」,以及由故宮博物院提供、清光緒年間台灣巡撫劉銘傳,奏請興建台灣鐵路的仿真本奏摺。 其中民國10年由台灣總督府鐵道部發行的「台灣鐵道線路一覽圖」,素有「台鐵清明上河圖」的別稱。多年來以「密件」形式鎖在新竹站的鐵櫃中,直到去(99)年公文書檢核才發現。全圖以摺疊方式收納成47折頁,詳細記載當時的台鐵路線、橋樑、隧道、路基、坡度、車站等。 「大安溪橋成工圖」則是19世紀末日本殖民政府建造縱貫鐵路時,針對橫跨苗栗、台中兩縣,河面最寬達1.5公里的大安溪,所設計的大安溪鐵路橋樑圖。這座橋樑採用單跨60公尺長、4.7公尺的寬鋼桁梁,全長637公尺,堪稱是當時亞洲橋梁工程中,數一數二的工藝製品。 清光緒10年,劉銘傳就任台灣巡撫一職,由於洞悉鐵路對於國防、政治、經濟等發展的重要性,因此數次奏請清廷興築台灣鐵路。而這回展出的奏摺內容,正是劉銘傳當時草擬的興建鐵路計畫與實施綱要,不只勾勒出鐵路BOT的精神,更是台灣鐵路誕生的重要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