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濱煤灰、轉爐石填海造陸 環團:健康風險高應暫緩

彰濱煤灰、轉爐石填海造陸 環團:健康風險高應暫緩

本報2013年6月8日台北訊,特約記者江佩津報導

自4月底在彰濱工業區「西三區」遭踢爆環評未過、台電即以煤灰填海造陸開始,引起了彰濱地區(主要為鹿港區與線西區)對於環境的隱憂,除無法辨識是為煤灰還是爐渣(集塵灰)的廢棄物外,也存有地下水污染的疑慮。

因此立委劉建國、田秋堇與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昨(7日)召開記者會,出示以煤灰填海造陸對於當地生態、水文之衝擊的證據以及檢驗報告,希望環保署可以與衛生署、台電進行更加縝密的調查,以避免造成更加嚴重的污染。 地下水受污染 民間官方標準不一

水資源保育聯盟發言人陳椒華指出,根據經濟部工業局2010年報告,彰濱工業區的地下水監測井偵測到重金屬「砷」超過飲用水標準(0.01 mg/L)、其中也有「錳」與「氨氮」的超標,且彰濱地區(主要為鹿港區與線西區)地下水有往東邊陸地流動的可能,不只是對於沿海生態有影響,更可能影響到居住於東邊地區的彰化居民。

在在「檢討煤灰及轉爐石等事業廢棄物再利用與填海造陸對地下水及海底底泥影響公聽會」中,經濟部工業局提出以毒性特性溶出程序(TCLP)檢測煤灰中有毒重金屬溶出的資料,以及土壤檢測後重金屬總量的結果,表示用以填海造陸的煤灰並沒有超過土壤管制標準。煤灰有毒重金屬溶出分析中,「砷」的檢測值為最高為0.371 mg/L,低於管制標準的5.0 mg/L,並無所謂超標之說,而在諸如南星計畫等地發現關於對於生態的衝擊,則是須由農委會相關單位來進行管轄。

台電在公聽會時進行說明,鋪設於海堤的部分具有不透水層,底層則是以不織布作為阻絕。

早在2000年時,已在高雄市小港區大林蒲進行的南星計畫(自由特區)填海造陸(島)是台灣最先施行以煤灰進行填海造陸的區域,只是在環保署於2012年公布的「南星土地開發計畫──自由貿易港區第一期環境影響說明書」中,提及地下水監測到砷含量較填海造陸前來得高,說明以煤灰作為填充材料的可能風險。

「要健康婆婆媽媽團」團長張淑芬明確表達,希望彰濱工業區填海造陸的計畫能夠撤案、並將已經先行填入的煤灰撤除。來自彰化醫療界聯盟的蔡志鴻醫師也表示,不應在環評未過時就已將煤灰填入。 學者:在溶出毒性方法未確定以前,應停止煤灰、轉爐石填海計畫

在公聽會中各部會的報告後,專家學者依舊對於彰濱工業區的填海造陸計畫持有疑慮。嘉南藥理科技大學陳文福副教授指出,主管單位應當對於現階段已填海造陸的區域進行調查,包括對於海洋生物之影響、地下水污染情形,在南星計畫曾出現過受重金屬污染的綠牡蠣,負責單位責無旁貸。

台大醫學院創傷醫學部許立民醫師則提及,目前台電所採用的事業廢棄物毒性溶出程序(TCLP)並不能完全呈現所使用的煤灰可能造成的環境毒性影響,不同的水體環境,都會有不同的溶出量,以及煤灰與集塵灰、廢爐渣之間的分辨不易,根據下述的四個理由,呼籲應先停止煤灰、轉爐石的填海計畫。

- 水中溶出物所具有的疑慮。

- 透水層防護是否足夠。

- 長期監測的必要。

- 須完全杜絕非法夾帶。

而環保署則表示現已進行TCLP與其他偵測方法的評析,依舊具有討論的空間,同時環保署於周一(10日)會至彰化辦理填海造陸的相關說明,期能與當地做足夠的溝通。

同時藉由煤灰填海造陸所存在的風險,立委田秋堇也表示,「經濟部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應當需再重新檢討,海岸法、國土計畫法仍未立法,也是造成台灣西部海岸嚴重受創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