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化的教育

商品化的教育

最近的新聞,有十五所大學又要漲學費,最高的要漲2000元一學期,對清寒子弟而言,又是一項負擔。前一陣子,苗栗縣的國中營養午餐吃稀飯配醬菜,一餐成本才十幾塊,對正在成長的青春期少年而言,根本吃不飽,而官商勾結之說,又甚囂塵上。這幾天台灣各地有豪大雨,昨天在嘉義縣有國小教師冒險去上課,往阿里山路上被落石擊中座車,不幸往生。同時國際新聞媒體報導,美國也有大學校長呼籲學習德國大學免學雜費,降低學生的負擔。在美國也有不少人主張的高等教育應該多一些人文(liberal arts)的訓練,不要這麼功利。 諸此種種,讓人不得不問:教育可以當作商品在自由市場上買賣嗎?甚至回到一個被討論好幾世紀的更基本的問題:教育的目的是甚麼? 歐洲中古黑暗時期前後延續一千多年,天主教的神學採用亞里斯多德(Aristotle)的學說,地球是平的,而且是宇宙的中心,膽敢挑戰這種學說的一律被打成異教徒,會面對教會的迫害。有一說是因為當時最聰明的人都去當僧侶,讀神學,抄聖經,一直到毆洲的文藝復興才慢慢從教條主義走出來,人本主義和科學才漸漸抬頭。現在最聰明的人都跑去華爾街金融業賺大錢,曾有哈佛大學教授感嘆,他認識的優秀學生,雖然不是念商學院,也跑去華爾街金融業工作。也有人統計,大學念人文(liberal arts)科系的學生快速遞減,因為工作難找,待遇也不好。在這個日漸全球化、商品化的世界,一切向錢看。也因為這樣,肯投入要很長時間才看得到結果的基礎科學就愈來愈少人願意投入。而科學沒有突破,企業要如何創新?近幾十年來,美國政府和大企業投入研究的經費愈來愈少,因為社會對大政府有疑慮,美國政府乾脆盡量將基礎研究外包給民間企業,並將教育丟給自由市場去處理。而大企業的目的也從幾十年前的社會責任變成每一季的財報要漂亮,看華爾街分析師的臉色,遠比中長期的基礎科學建設重要。這樣惡性循環下來,為了因應產業的勞動需求,也影響了大學課程的設計,人文科學也愈來愈不受重視。原本是追求真理的地方,變成追求利益的地方。 歐洲中古黑暗時期太過重視精神面,現在經過二百多年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的洗禮,反而矯枉過正,太過重視物質面。為了謀生,學得一技之長甚至多技之長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學校通常是學習最好的地方。在現代的社會,一般人在她(他)的一生,在不同的階段,同時扮演不同的角色,生產者、消費者、上司、部屬、親戚、朋友、學生、子女、父母等等。如果將人從這些本性抽離,只強調生產者的角色,合適嗎?最近高雄醫學院學生的情殺案,去年發生的北捷鄭捷事件和台大研究生的情殺事件,都是明顯疏離人性的結果。管理學大師Peter Drucker年輕時在倫敦政經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曾經上過經濟學大師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的經濟學,只上了幾堂課就不去了,後來他解釋說因為凱恩斯只是教商品,跟人性都沒涉獵。 把教育當作商品在自由市場上買賣就是將本來特殊、神聖的師生關係降到自由市場交易的買賣關係,就是把人從人的本性抽離,無論是老師或學生,這就是Adam Smith 和 Karl Marx所謂的alienation(大部份的書翻譯成異化,不過我覺得疏離比較貼切),這也是Adam Smith描述經濟發展導致產業專業分工到一定程度後會發生的情況,他認為惟有透過教育才能防止惡化。諷刺的是,二百多年後,被Adam Smith視為alienation解藥的教育卻變成推波助瀾的幫凶。老師的職業若只是販賣專業知識,學生的責任若只是購買專業知識,不去關心和探討世界和台灣發生的事,諸如全球暖化、貧富差距惡化、環保議題、核廢料處理、人和自然的關係、人和社會的關係等等,製造一個高級人工智慧的機器人反而更能勝任生產者的角色,老師的角色亦無關緊要了。 教育的目的除了教導賴以為生的一技之長外,更在於培養社會的好公民,如此一來,教育本身就是投資未來社會的公共財,而公共財是不應該在自由市場交易的,教育是不可以當作商品在自由市場上買賣,因為如此,大學的學費不但不應該漲,中央政府應該考慮所有層級的學雜費全免,中小學的營養午餐應該規化為全國同一標準以避免城鄉差距造成的不公平,對於不計較待遇,願意到偏遠、不安全地區任教的老師,應該有獎勵條例以表達社會對他們奉獻的感激,而對於在嘉義縣阿里山發生悲劇的小學老師,更應從優撫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