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也栽在股市

牛頓也栽在股市

大家都知道牛頓,也知道他在物理力學上的貢獻,他是個絕頂天才型的人物。但牛頓栽於股市,喪盡他一生積蓄的軼事,可能就不是人人知道的。 牛頓那時,英國有「南海泡沫案」。當時南海公司的股票急漲,牛頓最先買進,但漲得太離譜,他心裡不安,於是趕快脫手;但脫手後股票仍在漲,於是他再度買進;這次他可沒那麼幸運,股票很快崩盤,估計他損失了錢財大約折合現值為一億美元,可能是他一生的財富。他後來說了那句股市史上的名言:「我可以預測天體的運行,但無法預測貪婪的人心。」 的確,股市可能是人類史上重大的發明之一。股市可以集資,可以投資,有利於經濟的發展;但股市既然形成,投資和投機之間就界限趨於模糊,於是「股市如賭場」就成了大家共知的事實。尤其是到了近年,整個經濟體系生產出來最多的不是別的,而是金錢。當過多的大宗金錢都進入了資本市場,更使股市被吹成了超級泡沫。這也是今天的股市日益泡沫化,愈來愈缺乏客觀標準,消息面決定股價的起落,股市的脆弱性也擴大的原因。資產的泡沫化已成了二十一世紀舉世最大的新現象。 最近美國股市大幅震盪。美國媒體報導稱,美股本益比在1929年時約達30,1999年高達40,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普遍低於10。1980年代後股市日益旺盛。原因就是:一、美國利率低,資金無處可去,因而湧回股市。二、世界安定,並無大型戰爭,股市波動少。三、勞工薪資受到抑制,維持公司獲利。 不過雖然過去股市長期繁榮,但上次金融海嘯卻透露出股市的脆弱本質,那就是金融業的操作使股市形成「非理性的繁榮」。前幾年我讀了美國主要經濟學家巴洛(Robert J. Barro)的小論文集《沒有什麼是神聖的》,他在談論股市的文章中即指出,近年來對於股市,一直存有兩派,一派認為太高,另一派則認為太低。目前是太高派占有優勢,但他認為未來也可能太低派會佔上風。他的模稜兩可態度,其實也顯示出股市預測的困難。 股市這個泡沫取決於金錢的多寡,當金錢的供給夠多,泡沫就會愈吹愈大,也維持得愈大;但若泡沫破裂,遺害也愈可怕。只要股市泡沫尚未破裂,股價的高低,當然爭論永不停止。這乃是資本市場愈來愈主觀化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