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Meet Taipei】台灣隱憂與機會:團隊、早投仍偏少,跨國、跨領域整合是機會



綜合本年度調查與主要創業募資事件整理,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底,在台灣活動的新創募資總額接近新台幣 20 億元,其中過半是以美元計價,種子輪前(含創辦人親友與天使輪)與 A 輪之後的事件數字大約相當,天使與種子輪募資金額不超過百萬美金、A 輪在數百萬美金間,B 輪募資則普遍破千萬美金。


早期團隊與投資都偏少,需重視商品化人才養成

假設台灣早期投資的數量依然偏低,除了投資者出手較少,另一個可能成因是台灣新創團隊數量沒有這麼多,政府雖計畫把大學或研究機構的能量轉換成創業團隊,但能不能有效商品化才是真正的難題。

 

★2018年新創與募資市場重要事件


(圖說:2018年新創與募資市場重要事件,募資事件未包含在台灣發生的ICO、區塊鏈領域市場與眾籌)

「創業不是光有點子或技術就好!」一位加速器高管對《數位時代》說,「許多團隊缺乏將技術根據市場所需設定規格,將之商品化的能力!」他進一步強調,生態系資源雖能辨認出那些具有高執行力的創辦團隊,但事實上團隊成員中具有商品化能力的人才十分稀缺。「那些在許多大公司裡,有執行力的產品經理們,對新創而言可不是小螺絲釘而已,他們是真正能夠串起技術與市場的關鍵人物!」


台灣社會無法面對創業可能失敗的眼光也可能是關鍵之一,更可能產生勉以為生的僵屍新創。


「雖然學生創業風氣提升,但不要忽略過去一段時間裡大部分的創業題目可能都失敗了,現在都在接案,說自己換題目。」一位資深天使投資人表示,「創業者應該靠自己,不見得要靠投資人,要認真想想自己創造了多少營收,從小市場開始耕耘成長,別最後比加盟便利商店還不賺錢,變成僵屍。」一位來往兩岸的連續創業家說。


「政府濫給的補助,只是給這些僵屍新創提供更多的免費停屍間。」蕭瑟寡人指出,不是新創公司不需要補助,而是政府需要認真觀察產業界需要什麼,「如果產業界沒有人買單,代表他們不看好這些新創的前景,政府就更別插手去救!」


跨國建立新商業風氣漸起,但資本大環境進入盤整期

M17 赴 NYSE IPO 後暫緩執行,加上小米與美團在香港破發,顯示了國際資本大環境進入盤整期,也展現本地資本市場對於國際資本市場的陌生。但不同投資人普遍看好 M17 積極推動上市的勇氣與後市發展;M17的主要投資人之一,Infinity Venture 的田中章雄對此仍信心滿滿,認為介中、美市場的台日兩地有非常好的連結基礎與相互理解,加上台灣創業風氣盛行,擁有年輕工程師、語言與技術優勢,結合日本中等大小的市場大有可為。


「相比電視市場所代表的媒體與娛樂領域來看,M17目前在台灣相比日本還大,就算現在M17成長到日本第一,但表示這個領域還有很大發展空間。」田中舉例,日本最近出現了很多老年直播主,透過直播來排解寂寞,改變生活並擴大社交,已經成為直播話題的新寵。

 


(圖說:Infinity Venture Partners 的共同創辦人田中章雄)

Infinity Venture 今年也首度在夏天將期下一年舉辦兩次的年會拉到台北來舉行,吸引了超過 300 家日本互連網新創與上市企業創辦人來到台灣。「許多日本團隊都對台灣蓬勃的創業環境感到高度興趣,這是超乎我預期的事。」田中章雄認為,結合日本團隊的設計與市場能力,加上台灣的技術與製造優勢,配合國際資本市場運作,台灣新創仍有非常大的成長空間。


大企業更主動、多元投資與跨國、跨領域整合創新是重大機會

同樣注意到日本市場的 Garage+ 認為,跨域整合是台灣的未來機會,尤其 AI 與醫療影像或大數據與新藥研發等技術型合作。隨著校友圈的影響力, Garage+ 已在國際上打出名號,今年有來自 52 國,近 400 個團隊申請台灣落地計畫,團隊接受率已經低於 10%。


看好多國的跨域趨勢,希望整合台灣的醫療強項邁向國際市場,「台灣醫療資料庫完整,並不只是政府的健保資料庫;除了醫療素質高,各醫院為了營運效率,早就數位化資料,並整合ICT服務管理模式,這都是強向。」陳彥諭說。


「日本、美國醫療技術好、韓國醫材與醫美科技領先,中國具有市場與資金,但醫療市場仍還未被滿足,加上東南亞更缺乏醫療建設,這都是台灣可以作為各地區醫療科技閘道的優勢!」

 

企業應成立直屬執行長的企業發展辦公室,取代純財務主導的利益投資,替企業負責評估併購或策略型投資,找到企業未來發展的活水。」—之初創投創辦人林之晨

 

大型企業組織為了創新,也必須做更多事。KK Fund 合夥人徐冠華舉例,許多日本銀行到東南亞發展後發現「場景金融」與「生態系發展」的重要性,不再如台灣多數金融業只考慮建立分行或子行的機制,會進一步投資當地的電商、網路服務甚至廣告市場。甚至有東南亞的水泥、石油、啤酒、地產公司成立創投部門,嘗試不同領域的投資。


「東南亞不是單一市場!」徐冠華提醒台灣團隊,「機會很多、錢一大堆!但如果拿不到,是你沒本事。」他希望台灣團隊不要顧慮太多,衝就對了。

 

(圖說:KK Fund 合夥人徐冠華)


東南亞的加速器雖協助落地,但要做出成績還是要靠自己。對創辦人來說,精進英文、雇用僑生或當地員工,落地花時間了解市場都很重要。台灣的技術有助於團隊發展,創辦人也應該善用這些經驗,學習當地的企業文化、行銷方式和營運思維等。


「SEA 上市,給本土 PChome 所帶來的蝦皮震撼其實不是壞事!」一位正在東南亞發展的創業家認為,「操作過互聯網產業的快速成長與上市過程的人才,未來有機會將成功經驗複製在台灣新創身上!」他認為除了一系列的法規鬆綁,友善外國人才落地台灣外,幫助移民融入新生活的配套措施與政府的招商策略才是關鍵。「東南亞已經有七隻獨角獸,其中有些對台灣市場與人才很有興趣,台灣應該多考慮接觸!」


另一方面,透過彈性的教育制度可能也是連結人才與人脈的好方法。成立一個能夠連結不同地區二代、高管與資源的 EMBA 學程,其實是很快能夠讓不同地區人才交流的策略手段,比方可以透過大學的實習合作計畫,選送優秀學生赴不同地區的獨角獸或潛力新創、創投、加速器實習。

 




■  【2018 Meet Taipei】大企業參戰、生態系垂直整合,醞釀台灣利基題材
■  【2018 Meet Taipei】新創出列!台灣創業環境大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