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商品變貴 泡麵漲16%最凶

中國時報【許俊偉╱台北報導】 物價真的「回不去了」?消基會公布近兩年民生物價變動情況,泡麵、雞蛋、麵粉、食用油和洗髮精五大商品漲幅破五%,其中以被視為廉價美食的泡麵漲最凶,平均漲幅逼近十六%。消基會還點名,關稅明明連三降的奶粉竟也漲逾三%,質疑中間差價哪去了? 消基會昨天公布九十九年到一百年民生物資抽樣訪價結果,志工連續廿四個月追蹤記錄同賣場同件商品售價,再與年均價相較,結果泡麵狂漲十五.八三%,雞蛋八.四四%、麵粉六.三三%,食用油和洗髮精也有六.○八%和五.八九%。 消基會秘書長陳智義說,以往經濟實惠的泡麵售價已經「回不去了」,他質疑主要原料是麵粉的泡麵,為何漲幅比麵粉還高出一倍多?他並點名統一,「蔥燒牛肉麵(五包裝)」漲了廿五%最多,其他不同規格的「肉燥麵」也漲十七到十九%,都超過泡麵類平均漲幅。 陳智義說,食用油類找阿基師代言的「得意的一天五珍寶健康油」漲最凶,兩公升裝漲了廿%,去年均價一八六元,消費者等於得多掏出近卅一元才買得到,質疑是否找大牌代言的廣告成本也要消費者吸收? 其他像七百毫升裝多芬洗髮乳也漲不少,去年均價一九九元,比前年約一六六元漲廿%。陳智義形容,消費者就像「邊洗頭髮邊把鈔票洗出去」一樣,很不合理。 消基會董事長蘇錦霞說,政府去年連三次調降脫脂和全脂奶粉關稅稅率,一路由十%降到五%。但市場訪價發現,稅率調降根本沒反映在售價上,成人奶粉去年均價還比前年漲三.四七%,中間價差哪去了? 蘇錦霞說,民生物資漲漲漲,近來不僅茶飲和冰品喊漲,桶裝瓦斯和天然氣也漲,就是民眾薪水沒漲,呼籲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應更積極處理物價上漲問題,讓民眾「有感」。公平會表示,會持續監督市場是否出現聯合漲價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