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年級生的職場難題

工商時報【劉馥瑜】 每個世代,都有自己要面臨的職場課題。如果說,當前4年級生(1950~1959年出生)求生存、5年級生(1960~1969年出生)求安定、6年級生(1970~1979年出生)求發展;那麼,7、8年級生(1980~1989年、1990~1999年出生)的職場關鍵字是什麼?人力銀行專家說:「求突破!」 為什麼是這3個字?先來看幾個有趣的數據。今年上半年,104和1111國內兩大人力銀行發布統計資料顯示,今年企業釋出的新鮮人職缺數,分別創下近6年和近4年來新高。另一份1111的調查指出,今年逾9成大學應屆畢業生想直接投入職場,就業意願創近4年新高。 從供需的角度來說,企業釋出的工作機會增加、想投入職場的青年變多,企業端跟求職端應取得很大的交集,但事實是,許多企業仍大聲疾呼找不到人才,而國內青年的失業率仍相對偏高。 當然,就業市場的供需失衡,是由很多因素造成。但若要從年輕人的主動性來解讀,104資訊科技集團行銷處協理陳力孑說,這個世代的年輕人,從小就沒被教育如何為自己的人生做選擇;他們之所以感到迷惘,某種程度也反映出他們的選擇太多。 所以,我們會看到一個現象,很多年輕人畢業後,不知道要做什麼,反正家裡不缺錢,乾脆跑去念研究所;念了研究所後,發現碩博士畢業可能更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於是又更加迷惘。 如何打破這個困境?陳力孑鼓勵7、8年級生,更勇敢地跨出「舒適圈」,尋求突破,找到自己的價值。至於要如何離開舒適圈?他認為,培養自己的「移動能力」非常重要。 陳力孑說,台灣市場經濟規模小,如果只停留在台灣,就會一輩子被侷限在這個框框裡。而所謂的移動能力,不是指到國外觀光旅遊或打工度假,他說,重點是,你可以用當地熟悉的語言(語言能力),和跨國的團隊一起完成共同的目標(分工合作能力、執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