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企業 不滿員工菜英文

工商時報【記者劉馥瑜╱台北報導】 台灣人才國際化能力不足!根據ETS台灣區代表忠欣公司所做的調查顯示,國內企業普遍都有使用英語的需求,但卻只有不到3%的企業,滿意員工的英語溝通能力;換言之,高達97%的企業都不滿意員工的英文程度,恐成為企業下一波邁向全球化的最大障礙。 對此,ETS台灣區代表忠欣公司總經理王星威表示,網路及全球化時代的來臨,使得企業英語職能需求在2011年後急速擴張。他建議企業可進行語言管理3部曲:第一,設定招募英語標準和員工英語職能標準;第二,建立員工英語成績資料庫,人力決策採納英語職能標準;第三,提供英語訓練,訂定英語為公司官方標準語言,藉此提升整體英文能力。 由自強基金會主辦的「2013全球化人力資本高峰會議」5、6日連續兩天,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王星威昨(6)日在其中一場子論壇上表示,台灣不少中堅企業在專業技術上已具有世界冠軍的潛能,但受限人才外語能力不足,無法脫胎換骨成為全球品牌。 王星威指出,據統計,全球使用英語的人口總數已達11億2,500萬,許多非英語系國家企業,如韓國三星、LG和日本樂天都注意到英語人才培育的重要性,紛紛推動公司語言政策,做為企業全球化的基礎。 該公司去年做的「2012台灣1,000大企業員工英語能力調查報告」顯示,台灣企業心中,所謂「全球化人才」應具備的技能,第一項就是「英語溝通能力」,其次才是執行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不過,卻有高達97%的企業不滿員工的英語溝通能力。 調查並指出,目前台灣、日本的1,000大企業招募新進人員的英語分數門檻,大多訂在多益成績550分;相對地,韓國企業則要求700分,顯見韓國企業在推動國際化的力度,明顯強過台灣與日本。以韓國三星為例,三星在2008年訂英語為公司官方語言,且每年在人力培訓投入近380億新台幣,派遣100名人才至海外學習語言、文化適應、當地人脈網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