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反腐調查劍指石油利益集團

2009年11月份,時任中國中央政法委員會書記周永康參觀了喀土穆煉油有限公司(Khartoum Refinery),該公司是他曾執掌的一家中國國有石油企業與蘇丹政府組建的合資企業。當時陪同他參觀的是他的一位門生──時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簡稱:中國石油集團)負責人的蔣潔敏。

當時,周永康的那次訪問似乎彰顯出中國石油行業的國際抱負,那時他是中共九常委之一。同時,這也凸顯出他作為一個由現任和前任中共石油高層所組成的權力網絡領頭者的政治影響力。

但四年後,這個權力網絡似乎開始受到攻擊。中國有關部門過去兩周宣布,蔣潔敏以及其他四位石油行業高管(一位來自中國石油集團,其他三位來自該集團上市子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PetroChina Co., 簡稱:中國石油))正在接受調查。其中三位高管與周永康有聯系。有關部門沒有詳細說明這些高管受到調查的原因。周永康尚未被指控存在任何不當行為。

行業內部人士和分析人士似乎一致認為,這些調查背後的一個關鍵因素是周永康曾為薄熙來提供政治支持。曾擔任中共高官的薄熙來上個月因涉嫌腐敗和濫用職權而受審,一年前他的妻子被判謀殺一位英國商人罪名成立。

黨內人士和分析人士說,此次調查似乎還旨在削弱一直以來阻礙中國石油業改革的既得利益集團的勢力,並且在中國領導人準備應對經濟增長放緩局面之際,向其余國有部門傳達出一個明確的信息。

石油行業是國有部門的支柱。得益於寬鬆的信貸渠道,中國三大石油企業──中國石油集團、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China Petrochemical Corporation, 簡稱:中石化集團)以及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一直走在中國海外投資的前沿。在中國致力於締造出能夠與全球最有影響力的跨國公司競爭的工業巨頭時,這些公司也一馬當先。

市場研究公司Dealogic估計,中國石油企業自2002年以來的海外投資已達到近1,300億美元。2007年中國石油一度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2012年曾超越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 co.)成為全球最大的原油生產商。

但一些分析師說,石油行業也被視為中國最不透明、最沒有責任感的行業之一,中國石油行業高管購買海外資產的條款對多數跨國公司來說都不具有商業可行性,與此同時,他們經常通過授予影子代理和服務提供商合同來中飽私囊。

近幾年,在石油行業高管尋求在遠離中國本土的海外獲得石油儲量並確保運輸航線的安全之際,一些黨內人士開始警惕石油行業對外交政策乃至軍事事務的影響力日益上升的情況。

在正式離開石油行業很久以后,周永康對這個行業仍具有影響力,且他的影響力甚至超過了一些級別更高的領導人。一位人士說,中國石油集團的人只聽周永康的話。

行業和黨內人士說,通過在11月份一個關鍵中共會議前打擊周永康的權力網絡,中國領導人可能也試圖消除未來解決腐敗和低效問題時將面臨的一些阻力。預計中國將在此次會議上公布一系列經濟改革方案。

這些內部人士中許多人存在這樣一個疑問,即中共的行動是否會止于對周永康權力網絡中一小部分人的調查,還是會進一步推進具有重要意義的石油行業和市場改革(可能包括開放石油行業,使其面臨來自海外和私營企業的更大競爭)。

賓夕法尼亞州約克學院(York College of Pennsylvania)的中國能源行業專家李曉飛(音)說,目前無疑正在進行一場政治斗爭,但從長遠看,這可能有利于石油行業。

李曉飛說,現任政府面臨阻力,因為包括所謂石油利益集團在內的既得利益集團一直是改革的絆腳石,扳倒蔣潔敏和其他中國石油集團高管將減輕新領導層改革石油行業的難度。

石油與政治權利的交集可以追溯到1959年,也就是位于東北的大慶油田被發現那一年。這座油田在幾年內就使中國擺脫了對前蘇聯石油進口的依賴。1964年毛澤東提出了著名的“工業學大慶”的號召。

到上世紀70年代,包括時任副總理余秋里在內的一些石油行業元老在領導層內部形成了一個具有影響力的集團,一些歷史學家稱之為“石油幫”,這個集團支持優先發展國有重工業,并利用石油利潤引進西方技術。

在鄧小平于1978年成為中國最高領導人后,這個石油利益集團被倡導允許私營企業和有限外資發揮作用的對手扳倒。但石油元老們通過推動曾慶紅等門生進入最高決策層保留了一些影響力。曾慶紅曾被任命為時任副總理余秋里的秘書,之后成為副主席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曾慶紅又被認為是為周永康的事業提供了幫助。周永康在1995年至1998年期間升任中國石油集團負責人,之后在2007年曾慶紅退休時成為政治局九常委之一。行業和黨內人士說,自那以后,周永康被視為石油行業的主要政治靠山,他利用權力將自己的門生安插到高層職位,并使他們能夠進入最高決策層。

上世紀90年代曾在英國石油公司(BP PLC)中國部門工作過的教授斯皮德(Philip Andrews-Speed)說,周永康使石油行業獲得了進入最高決策層的通道,我認為這并不是一個同質的集團,而是一個縱向的有著共同利益和支持的集團。斯皮德目前是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的中國石油行業專家。

類似的非正式關系網遍布于中國國有部門,但石油業的關系網尤其強勢,這不僅是因為石油業的盈利能力和國際因素,還因為該行業的許多高管都畢業于相同的專修院校,特別是位于北京的中國石油大學。

很多石油業界高管在國際商界相當知名,因而被中共選中,令其在地方或中央政府擔任要職,這個關系網的政治影響力也由此得到提升。

2007年至2012年間,周永康曾負責中國公安、法院和情報部門的工作。黨內人士和政治分析人士表示,這一額外優勢讓他在“權力走廊”里有了更多影響力。

過去五年,周永康在石油業持續發揮作用,這一點從他的公開活動中顯而易見,如2009年他訪問蘇丹以及經常參加周年慶等石油業活動。去年9月出訪土庫曼斯坦時,他在中國石油集團位于該國的新辦公大樓里發表了講話。他當時說:“石油”是石油人心系一輩子的兩個字。

大多數分析人士表示,周永康的關系網受調查不太可能直接影響中國石油集團的海外業務。本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中國石油集團最新負責人周吉平訪問土庫曼斯坦,簽署了一項旨在增加土國輸華天然氣和加速修建連接中土兩國兩條新管道的協議。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周四說,中國石油集團調查一事將不會影響中國與別國的能源合作。

中國石油集團網站顯示,今年4月被任命為中國石油集團董事長的周吉平也淡化了調查對公司的影響。他說,涉事人員的問題屬于私人問題。

不過一些業內人士和分析人士說,未來中央政府也許會對海外交易展開更嚴格的審查。還有人預測,將更注重石油業高管的職業化。

萊斯大學詹姆斯貝克公共政策研究院(James A. Baker III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的劉易斯(Steven W. Lewis)說,這些公司現在有老派和新派兩幫人,老派是那些在中國度過了大部分職業生涯的人,新派則在海外生活良久,并且拿到了國外的法學學位。

他說,周永康無疑屬于老派。

分析人士和業內人士表示,石油業老派人士包括一些目前仍在業內身居要職的人,如中石化(Sinopec)董事長傅成玉等。但他們說,調查不太可能蔓延至其它石油公司,因為那樣做有讓整個石油業陷入混亂的風險,且會引發太多其他在石油業有相關利益的黨內高官的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