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不歧視「唐寶寶」?

(我想,這不是麥當勞叔叔的意思)
 
今年初,有這樣一個故事。
 
在美國德州,有家餐廳,有位服務生,有點年紀,叫賈西亞(Michael Garcia)。那天,餐廳裡來了「常客」,米洛(Milo)和他的媽媽。米洛才5歲。他是個典型的「唐寶寶」。唐氏症綜合症患者。
 
這一天,對米洛既平常,也不平常。媽媽常帶他來,但頭一回,有隔桌的客人向服務生嘮叨,投訴米洛。覺得米洛影響了他們用餐氣氛。
 
賈西亞為這桌客人換了位子。沒想到,抱怨仍然沒有停止。客人們認為「特殊的孩子該留在特殊的地方」。
 
賈西亞沒有選擇了。他必須表態。接下去,他說的這段話足以做為麥當勞的店訓。他說:  「米洛是一個天使,就像我的小兄弟,他和其他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們一樣是上帝賜予的禮物,應當得到大眾的關愛。」

賈西亞的選擇,是「攆走」這桌抱怨的客人。他告訴他們:「對不起,我不能服務你了。」
 
除了店員、老闆,沒有人知道賈西亞做了什麼。連米洛和他的媽媽也不知道。賈西亞其實很擔心會引來責難。很擔心會失去工作。但他的擔心是多餘的。他挺(stand up)米洛,周圍的每一個人都挺他。福斯(FOX)電視台專訪他,稱他是「超級服務生(super server)」。那句「對不起,我不能服務你了」彷彿正義之泉,流過許多人的心田。
 
他是個平凡英雄。見義勇為,其實是平凡的。米洛的媽媽事後知道,非常感動。感動的原因其實簡單,這樣的見義勇為固然有,但也反映了,對唐寶寶的歧視仍然常見。
 
我一直記得這個故事。講述這個故事。它很真實。我有幾個「隱藏版」的身分,其中一個,叫「中華民國唐氏症基金會榮譽董事」。幫「唐寶寶」找捐助,賣水果,賣手工皂。還有,就是努力讓大家多了解「唐寶寶」。
 
這是我的「重責大任」。歡迎大家一起來分擔。
 
我的血緣裡,沒有「唐寶寶」。我常跟「唐寶寶」的父母開玩笑,說我們都姓唐,一家人。對我來說,去理解,去關心,去幫助這些弱勢的孩子,以及因為生養這些弱勢孩子也跟著弱勢的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但這起麥當勞事件正好說明了天沒這麼經,地也沒這麼義,對弱勢者的關懷和包容,仍然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社會學習過程。
 
「唐寶寶」是遺傳。是第21條染色體異常。「唐寶寶」外觀的可辨識度極高,高到幾乎一望即知。雖然他們常伴隨其他先天缺陷和疾病,智能也有不同程度的障礙,但「唐寶寶」經過訓練後,幾乎都可以擁有一定程度的自我照顧甚至是工作能力。最重要的,「唐寶寶」幾乎都溫和,甚至退縮。不管在哪裡,如果「唐寶寶」給你帶來「困擾」,不好意思,他們一定不是故意的。

唐寶寶容易成為社會新聞主角的另一個原因是:相對長壽。平均,他們可以活到60歲,比正常人少10幾、20歲。但這個壽命幾乎註定「唐寶寶」不是和父母共壽,就是比父母長壽,髙齡、無親的「唐寶寶」怎麼辦?這是父母年邁時至悲至痛的事。這位「王小姐」40多歲了,母親70多歲,失智,自己都照顧不了自己,更不可能照顧40多歲的「唐寶寶」。「唐寶寶」如果像遊民,這是可以理解的。

 麥當勞更可以訓練員工理解。

不管這件麥當勞報警驅趕「唐寶寶」的事件裡,有無說謊,有無委屈,在麥當勞道歉止血後,我願意原諒麥當勞。重要原因之一,麥當勞在我眼裡,不是一家對弱勢不友善的企業。不只因為「麥當勞叔叔」是個以取悅孩子為目的的小丑,更不只因為麥當勞把寸土寸金的店內空間留給坪效不高的兒童遊戲區。舉個例子,去年喧鬧一時的「麥當勞中途之家」事件,各位還記得嗎?

那是一個為外縣巿弱勢、重症孩子來台北就醫時,沒地方暫住時,特別設立的機構。因為地點在天下第一區--大安區,居民杯葛,引發輿論圍剿。現在,這個中途之家掛牌了,我每天經過,為這些孩子默默高興。

如果有錯,我相信那是單店、少數員工的錯誤。以我認識的麥當勞,歧視「唐寶寶」不可能是他們的文化和訓練。

錯,就認錯。我未必最喜歡麥當勞的食物,但是,對顧客的友善和企業的公益能量上,我仍然給麥當勞相對最高的評價。

受傷的「唐寶寶」加油。受傷的「麥叔叔」也加油。我們一起加油。一起進步。一起「賈西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