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我陸生夥伴們】智育、體育,陸生完勝?

陸生來台,無可避免成為眾所矚目下比較的對象。兩岸的高等教育究竟孰優孰劣?是不是真的就如《商業週刊》十年前所述「大陸勤奮潮會不會淹沒富裕台灣的下一代?」或者就如很多人的刻板印象「大陸學生比較刻苦,台灣學生比較有創造力」?這些我們腦中長期以來存在的刻板印象,實際上真是如此嗎?

剛剛脫離中學高壓的競爭環境,十八歲就來到台灣的陸生,進入到台灣的私立學校,看到相較之下無憂無慮的台灣大學生,難免會形成不小的反差。沒有和昔日同學一起在大陸就讀大學,他們帶著雙重的想像來到台灣校園,一重是對台灣,一重是對大陸。

在雙重想像之下,對於兩岸大學生活的想像和比較,時不時都在陸生的心中發生著,形成想像和現實的交輝相映。逢甲大學應用數學系的「線性代數」課堂,黑板上佈滿密密麻麻的數學符號,以及令台灣學生猜測半晌的簡體字,來自福州的董心成,在台上為全班同學解題。董心成感覺,大陸學生的數學底子普遍高於身邊的台灣學生,在進入應數系之後,更發現許多概念早在高中便學過,故相較於同學,他在學業上顯得遊刃有餘。而老師為了帶動上課氣氛,時常點台下學生上來解題,但往往因為台灣學生程度不及,只好每堂課都要董心成上台示範,而他在期中、期末考前,也會私下教導同學。

在他看來,在大陸的高校,學生們都應該是早上七點半去搶教室的前三排,而在台灣剛好相反,學生們都是搶後三排。他說:「每次聽同學說要去睡覺了,明天要早起搶座位,我就會以為他很上進。」結果,他每次到課堂,發現第一排永遠有座。

董心成上課總是坐第一排,在不喜提問的台灣課堂上,他也總喜歡提問。在大陸的大學課堂上,其實提問也不是很多。不過在他看來,「在大陸的課堂,如果你直接打斷,這堂課就完全上不了,很多人聽不懂,就很多人打斷。」而台灣的老師則非常歡迎同學上課發問,可是「這邊幾乎都不會,聽不懂就是聽不懂,也不會去問,明明大家都聽不懂,可是也都不提。」

在台灣私立大學的課堂,陸生的表現往往很輕易就可以佔據上游。靜宜大學的蘭青在高中時讀文科,大學卻進入理組科系,化學基礎理當較同學薄弱,甚至有些根本沒有讀過。有一次老師無預警舉行隨堂測驗,只留十分鐘給學生臨場準備,「我就慌了,他們都會,那我怎麼辦?結果我考了55分,特沮喪。可是我後來去看那張表,我55分排在全班前十」。靜宜大學的陸生間也傳言,一名逃課逃得很兇的陸生同學,最後還是可以排在全班前三名。蘭青笑稱:「陸生只要拿出以前十分之一的精力來讀書,在班上就可以名列前茅了。」

「刀哥」余澤霖就在「世界通史」課上考了100分。他說,這是一門很難的課,考卷都是全英文,以前從來沒有人得過滿分。刀哥拿著考卷出來時,學姊看到都笑稱:「你作弊」。

兩岸學生的比較,甚至也包括了體育課。淡江大學的蔡博藝還記得,她從小的教育就是老師灌輸的「日本、新加坡學生的體育怎麼怎麼好,我們怎麼不行」,但是,來台灣後她發現全班會像看神一樣的看大陸女生用3分20秒跑完800米,而這在大陸只是很平常的成績。

對台灣來說,當一方面教育改革、提倡多元教育的呼聲不斷,而另一方面卻又在焦慮海峽的對岸看起來原來還有那麼多更用功、更刻苦的學生的時候,社會是不是正陷入一種競爭力的迷思?

《陸生元年》作者賈士麟帶著加州柏克萊大學的學歷來到台灣,時不時會被投來狐疑的眼光,似乎是一種 「向下流動」。在看重「排名」的社會裡,似乎只有從低名次向高名次攀升的道理,沒有從高名次向低名次流動的邏輯。

然而,大學需要更多元的聲音。陸生來台,正是讓兩岸即熟悉又陌生的年輕人有了重新審視自己的機會。兩岸有著全世界最用功的學生,然而華人學生在課堂上讀得死去活來的同時,卻往往發現讀得大多卻還是歐美的理論。

如果在全球化的時代,競爭無可避免,那麼兩岸學生的競爭最起碼是不是可以跳脫出狹隘的物化競爭,而是激發出更多元思想的碰撞?這需要我們以更創意的角度,看待競爭與定義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