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d不住的濁水溪風飛砂

「hold不住的濁水溪風飛砂」(龐清廉報導)

濁水溪,是台灣最長的河川,孕育嘉南平原上,數以百萬計的人民,但每年東北季風來襲,濁水溪南岸風飛砂遮天,居民卻苦不堪言,看似風砂滾滾朦朧夕照的絕美景致,其實是雲林人極度的無奈與痛苦,河床裸露風沙被強風吹起,揚塵蔽日,嚴重影響空氣品質和居民日常生活。

濁水溪河床上砂土,在強烈東北季風吹襲下,每年都會在濁水溪南岸出現的揚塵危害,嚴重時宛如沙塵暴一般,能見度不到十公尺,對雲林縣當地居民生活作息及身體健康造成極大的威脅。

雲林縣濁水溪南岸每年10月至翌年2、3月,因東北季風吹襲河床砂土,捲起漫天應塵沙,令人觸目驚心。尤以西螺、二崙、崙背、麥寮、台西等沿溪鄉鎮最為嚴重。位處濁水溪南岸,緊鄰濁水溪的雲林縣二崙鄉義賢國小老師無奈的說,濁水溪風飛砂問題,存在已久,對孩童的健康造成許多影響!

空氣中的懸浮微粒會對學童的健康造成影響,根據彰化基督教醫院雲林分院的調查顯示,濁水溪下游的鄉鎮,像二崙、西螺地區患有過敏體質的國小學童比例高達44%。雲林縣西螺國小的主任對於風飛砂危及學童的呼吸系統,造成過敏,就多所擔心!

為維護學童在冬季濁水溪風飛砂盛行期間的健康,各級學校都不得不執行必要的防護措施,除了要求學童必需戴口罩上課,緊閉教室門窗,甚至連戶外活動也都不得不停止。

如何與沙共存,是居住在濁水溪旁的民眾多年來不得不面對的生活方式,但近幾年來全球環境變遷,也加重濁水溪沿岸風飛砂問題。水利署第四河川局表示,氣候異常,雨量越來越大,砂源變多,在東北季風來襲時,揚塵風飛砂問題,就更加嚴重。

濁水溪揚塵問題其實早在日治時期就有,但為何最近幾年情況會加遽,雲林縣地方上有不少人認為,民國九十二年設置的集集攔河堰,因為截流過多的水量,造成濁水溪河床砂地大面積裸露,才是風飛砂越來越嚴重的主因。

如何解決濁水溪的風飛砂問題,關心生態環境的雲林縣野鳥協會理事長陳清圳認為,必需針對濁水溪進行全面性的整治與規劃,否則所有的防治風砂作為,都只是治標不治本。

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民,向來有著不向命運低頭的精神,但濁水溪的先天體質不良,加上後天失調,造成揚塵危害不減反增,雖然中央及地方政府開始正視此一問題,並提出一連串的規劃,不過防治作為和成效,並沒有獲得當地居民的肯定和認同。

雲林縣政府配合中央防治風飛砂作為,編列4億元經,包括造林、洗掃、學童防護、健康風險調查、道路兩岸植樹等,但從以往作為成效不彰,持續的相同作為,反容易成為居民的笑柄。

農民說,其實他們平時防制揚塵的經驗,將稻草平鋪沙灘地的做法,加上鋪設灑水線,抑制揚塵,效果就很不錯,如果政府能全面開放高低灘地讓農民承租種瓜,不只是增加民眾的收入,同時可達到固砂效果。否則河川局、雲林縣政府各唱各的調,揚塵問題依舊嚴重,民眾還是得要繼續忍受吃飯配沙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