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5變心?宸鴻為蘋果白擴產

觸控面板股宸鴻(TPK),目前正面臨了「後蘋果時代」的嚴厲考驗。

今年,第一季財報陸續出爐。舊股王宏達電、以及大立光獲利都不如預期,前者稅後盈餘是近七年來新低,大立光表現也低於預期,只有宸鴻一枝獨秀,以十.七元的每股稅後盈餘登上每股獲利王。

但,資本市場卻完全不買宸鴻的帳。以四月二十七日收盤價來看,宸鴻股價只有354元,創三個半月來新低,且股價還位居三千金(編按:宏達電、大立光、宸鴻)之末。關鍵就是,市場擔心蘋果可能轉單,將讓宸鴻失去最大的客戶。

宸鴻因應蘋果需求,年年砸下數百億元的重金擴產,廠區遍及廈門翔安、湖里、海滄、集美等各區,並打造後段貼合、前段觸控感應器、以及保護玻璃產能,這龐大的產能都是為了蘋果所打造。

但,近期市場傳出,蘋果將改用In Cell內嵌式觸控面板,取代既有的玻璃式電容觸控面板,這代表,前者將另尋供應商,雙方關係自此生變。

事實上,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蘋果在美國專利局申請了多項內嵌式觸控面板的專利,未來可能改用內嵌式觸控技術的消息不脛而走。

接下來,南韓面板廠LG Display宣布,將配合客戶在今年下半年量產內嵌式觸控面板,日本東芝(Toshiba)也對外發表高解析度、內嵌式觸控面板。

蘋果兩家面板供應商競相發表內嵌式觸控技術,今年一月,蘋果甚至派了研發人員到東芝駐廠,各種動作也讓市場解讀為蘋果「琵琶別抱」,只是時間的問題。

所謂內嵌式觸控面板,就是把觸控電路在LCD面板前段製程內完成;內嵌式觸控面板少了一片觸控感應器,也少了一道貼合程序。對於蘋果來說,不僅產品設計可以更輕薄,少了一個零組件、一道工序,在備料、供應鏈管理上都更為省力。

私底下,宸鴻也不斷的向蘋果爭取下一代觸控技術的訂單。但是,根據了解,蘋果轉向的態度十分堅定。其實,蘋果一個技術決策的轉變,帶來的是連鎖效應般的衝擊。若今年第三季推出的iPhone(市場稱iPhone 5),真的是用內嵌式觸控技術。

那麼,原本提供iPhone觸控感應器、以及兩段模組貼合的宸鴻、與另一面板廠勝華,最快在下半年就會面臨到產能供過於求的壓力。

過去,江朝瑞在訪問時曾經坦言,跟國際大廠做生意,要有心理準備,因為對方「只講利益,不講情意」。其實,這就是真正的商場,因為現今蘋果正與三星手機展開排名第一的對決,而決勝關鍵之一,就是面板。

當蘋果不斷在每一代產品做創新時,原有的供應商因為要做蘋果訂單,而積極建起的經濟規模與核心競爭力,因為太強壯,反可能成為轉移到新世代技術時的負擔。這,其實是宸鴻故事告訴我們最重要的一件事。這是接蘋果訂單必須付出的代價,而不被淘汰,唯一的解方是,不僅要看得比蘋果遠,還要跑得更快、更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