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50萬戶 家庭功能高風險

根據家扶基金會《2013家庭教育與支持:兒童觀點》研究,台灣9~16歲學童家庭中,約有50萬戶家庭功能狀態落入「高風險家庭」的水平功能,需要積極被檢視,家扶基金會呼籲政府重視此現象。 從家扶基金會的兒保服務中發現,施虐因素常伴隨其他因素交錯影響,根據家扶基金會101年新增的1232名兒童及少年保護個案,因父母親缺乏親職知識遭受不當管教比例最多,高達30.05%,其次為嚴重疏忽,占23.49%。 近年來殺子自殺事件日益嚴重,根據調查報告,33%的家庭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並不會向外求助,這是造成諸如殺子自殺、或者使家庭陷入更大危機的警訊現象。有17%兒童認為家長不關心他的安全,家長未能關注孩子基礎的人身安全,是造成兒童疏忽照顧的危險因素。 不當的管教方式傷害了孩子的心靈,也恐成為下一個兒虐個案。根據調查報告,有39%兒童表示做錯事情時,家人會不問青紅皂白的責罵自己,並且有21%表示家人管教會動手打自己。顯示這些家長在親職教養觀念中,仍存在以打罵方式管教自己的孩子。近年來陸續傳出兒虐致死的事件,父母情緒宣洩式的動手行為,導致兒童死亡。父母親在情緒失控下管教孩子,往往造成許多家庭悲劇。家長應改變過去不打不成器的觀念,同時也要了解負向語言對孩子的傷害。 父母親與孩子溝通的方式與情緒,會影響孩子的溝通意願,4成2兒童覺得家長難以溝通,親子溝通品質不佳,無法為感情加溫,反而易引發親子間衝突。有3成3兒童認為家人會亂發脾氣宣洩情緒,父母親情緒控制不良,也是導致親子關係惡化的元凶。父母親可能認為自己愛孩子、關心孩子,但有16%兒童似乎不這麼認為,顯示父母親在情感表達上不一定可使孩子感受到同理與支持。 9~16歲的孩子獨立意識逐漸增強,需要有自己的空間,若要贏得孩子的信任,尊重孩子的隱私權是有必要的。根據調查有43%學童隱私權未受到家長尊重,顯示家長對於兒童感受的忽視與權力控制。侵犯孩子的隱私權,容易造成親子衝突,並且只會拉遠與孩子之間的距離,這是另一項家長不能忽視的問題。另外,兒童若對自己的家庭沒有歸屬感與認同感,也易與家人疏離。有2成8兒童不認為家人之間很親近,23%兒童表示未能完全感受到家人對自己的愛與關懷。16%兒童表示不愛自己的家人,顯示即使一般正常家庭,仍存在相當的家庭衝突或傷痕。 家扶呼籲,父母親需時時檢視自己與孩子之間的互動狀況,並檢討自己的管教方式是否過當,父母若有管教上的問題無法解決,應向外尋求資源,家扶基金會除了提供基礎的經濟扶助外,更開創多元方案服務,例如:在宅家庭輔導服務、婚變家庭未成年子女生活適應協助方案、家庭處遇服務、親職教育服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