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學歷在大陸擠不進光榮榜

旺報【(譚子山╱台灣大學陸生)】 在一年前,我在大陸忙著準備留學申請,同時也奔波於當地的校園招聘季。在半年前,台灣更長的學制、自身的年齡優勢、曾赴台學習的室友的大力推薦,讓我相繼放棄了香港中文大學的錄取以及石油公司的工作,選擇赴台攻讀研究生。 在接受台大的錄取後,我的老師紛紛支持我的決定。然而,我身邊的親友卻對於我放棄中文大學和石油公司的錄取大為不解。而令我更加困擾的是在來台之前由市台辦為我們組織的座談會。在會上,第一屆、第二屆的陸生分享了他們在台灣的點滴感受。我最印象深刻的,不是他們在台多姿多彩的生活,而是他們對於未來的擔憂。 時值第一屆陸生順利取得碩士學位並拿著他們的文憑回到大陸求職,他們在求職中碰壁的經歷成為了我們當時討論的熱點。「台灣怎麼有清華大學?這是山寨的吧?」大陸招聘官這句哭笑不得的話也引起了我們的深思──縱使兩岸學歷已經互認,為何台灣的學歷在大陸還是顯得如此陌生?作為「小白鼠」的我們將會何去何從?這些問題當時連台辦的主任也不能給出確定的答覆,只能答應我們將情況一一向上反饋。 當我來台後,我卻面臨了不同的際遇。所長在迎新晚宴上特別向我們陸生保證「台大會提供最好的資源,不會讓你們成為兩岸試驗的犧牲品」。一位台灣的朋友更是問我,在台大念書的你,會不會覺得高人一等?那時候,我不知道怎麼回答他的問題──不是我目不見睫,而是我驚訝於台大在台灣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亦感受到兩岸的強烈反差。 在台灣,台大無疑家喻戶曉,我亦接觸到富有經驗的指導老師以及更加齊全的教學設備。而在大陸,台大學歷的未來價值卻受到我的親友質疑。 這些經歷不禁引起我的思考:大陸學者無疑知道台灣高校在學術圈的地位,但在這個圈子以外,為何台灣的學歷在大陸變得不見經傳?表層原因當然是兩岸資訊不對稱,「三限六不」政策亦難辭其咎。而禁止公立學校招收大陸高中畢業生這一做法,更讓台灣高校在大陸的影響力大打折扣。 大學錄取一向是大陸年中最為熱門的話題,媒體對其關注的持續性以及報導的深刻性,遠勝過同年舉行的公務員錄取以及研究所錄取。自2002年香港大學首次開放招收大陸的自費本科生以來,幾所香港的頂尖大學就被大陸媒體炒作得一塌糊塗並在此後毫無懸念地將多名大陸狀元收入囊中,與北大清華分庭抗禮。然而,台校在大陸的知名度則可以用另一個有趣的現象佐證。 在當你走訪大陸的高中,會發現校園裡有林林總總的「年級光榮榜」,其中一欄是學子們的「夢想高校」,你會發現他們的夢想各色各樣:北京大學、香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等,但唯獨沒有台灣的高校。台灣開放陸生來台已經第三年,台灣高校在大陸的影響力由此可見一斑。 在大學錄取時對於優質生源的競爭,往往是大陸、香港幾間公立大學的競爭,北大、清華、港大等高校已經在大陸產生品牌效應,甚至香港地區高昂的學費亦沒有讓那些自費生望而卻步,更遑論這些學校在幾年前已開始提供高額的獎學金。 試問台灣的公立學校被排除在這場年度盛會之外,又如何能夠打造「台灣品牌」?如何能夠吸引到最優秀的學生?開放陸生來台,究竟是為了緩解私校生源危機,還是要打造「台灣品牌」?究竟是為了短期利益還是長期發展?恐怕政策制定者已經到了二取其一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