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立光猛 12月營收月增4.6%

工商時報【王中一╱台北報導】 受惠於「雙鏡頭」和「鏡片由5片提升至6片」的效益,加上新台幣匯率在去年底急速貶值「助攻」,大立光去年12月營收衝上54.46億元,月增率達4.6%,不僅是一年來新高,年增率更暌違13個月之後首度轉正。 蘋果iPhone7推出之後,市場的正面消息不多,反而是負面訊息越來越多,整個供應鏈的業績表現普遍不理想,僅有少數例外,其中就以大立光為代表。 大立光去年度營收為483.52億元,雖比2015年減少13%,但考量去年的出貨已經不再搭配音圈馬達(VCM),因此若扣掉音圈馬達的營收,光是鏡頭的出貨早已寫下歷史新高。因此,法人評估,大立光去年第四季的毛利率,有機會衝上70%大關的驚人成績。 大立光在之前法說會指出,「12月的產能維持滿載,估計營收與11月持平,能否持續向上,需視良率的改善程度」。由於實際結算之後,12月營收比前一個月增加4.6%,遠超乎預期水準,也意味著大立光在良率方面又有進一步改善,至於新台幣貶值也適時「助攻」。 對於今年元月份展望,大立光表示,由於有農曆春節長假,加上進入傳統淡季,因此元月營收應會比12月衰退。 大立光將在本月12日(下周四)與台積電同一時間舉行法說會,屆時可望做為蘋果概念股今年營運表現的風向球。分析師指出,大立光法說會的焦點,將會集中在如何因應鴻海集團有意擴大對夏普旗下鏡頭廠康達智的投資、新廠的落成啟用進度、iPhone8的新設計。 大立光近年來穩居全球的鏡頭霸主,市場多次傳出蘋果對於大立光「一家獨大、價格很硬」的狀況相當不滿,在積極拉抬玉晶光多年之後,去年又導入日系的康達智,希望能夠降低對大立光的依賴。 但是,從iPhone7推出後來看,不但大立光仍奪走後(雙)鏡頭90%以上的訂單,連前鏡頭的訂單也是由玉晶光吃走絕大多數,康達智幾乎使不上力。由此可知,光學元件產業並非投入鉅資買設備就能夠卡位成功,原因在於光學是個超過百年的超級老產業,但手機鏡頭的材料又是塑膠,加上片數太多、每一片又包含兩個面,因此對於精密度和軸心公差要求極高,光買機器完全沒用,至於人才更是難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