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點評----對和平協議需建立論述

四年來,馬英九總統對於兩岸簽署和平協議的說法,愈向謹慎,這確實是避免來自在野陣營抹紅、抹黑、惡意歪曲之所需,而從另一個角度看,則顯示行政部門和國民黨必須建立對於和平協議的完整論述,以助馬維持一貫的政治主張,同時,有效反制在野陣營的污蔑。 推動簽署兩岸和平協議,是馬英九於2008年競選時,在兩岸關係上的重要政見之一,而且語氣堅定,理直氣壯,民意反應相當理想,再加上其他許多因素,馬順利當選總統。 於是他於四年前的520演說中表示:「未來,我們也將與大陸就台灣的國際空間與兩岸和平協議進行協商。」其後,和平協議仍是馬與國民黨的正面訴求,把民進黨之無法確保兩岸和平、製造台海動蕩,大大比了下去。 2008年10月,馬進一步說:「希望在任期內完成兩岸簽訂和平協議。」其態度積極且明確,而來自美國方面的訊息也顯示,美方對此給予正面評價,包括副國務卿史坦伯格於209年9月表示,兩岸應該可以開始建立軍事互信機制。 然而,由於兩岸「先經後政、先易後難」的協商原則,以及經濟議題的協商份量相當吃重,所以無論是政治性的和平協議或軍事互信機制,都必須在協商議題中向後推遲,以透過創造更多的「和平紅利」或雙方交流合作所產生的利益,來爭取更多民眾支持馬英九的大陸政策。 影響所及,有關和平協議的論述就明顯不足。同時,在野陣營在歷經2008兩項選舉的重大挫敗後,又重新蓄積能量,針對已經改善了的兩岸關係,加以醜化和批評,並抹紅、歪曲「和平協議」,稱之為投降協議、統一時間表等,藉此恐嚇選民。 造成馬在年初的大選中,未再大聲訴求和平協議。至520演說中,也沒有像四年前那樣加以表達。不容否認,在野陣營的攻勢達到了一定程度的效果,反過來說,行政部門和國民黨黨部應該加強對和平協議、互信機制的論述,以鼓勵民眾提升信心,並成為馬政府在改善與發展兩岸關係過程中的後盾。 【中央網路報】